而且看得出來平日裡喜歡拿出來欣賞的。
這東西無論是材質、品相,還是工藝都是非常精湛的,現在類似的藏品已經非常難見了。
另外,這件藏品是銀鎏金材質,中間還鑲嵌了翡翠,從材質上看就非常珍貴。
這隻頭釵應該是清代中晚期滿清貴族女性所佩戴的頭飾。
工藝精美,透過鏤空、浮雕等方式將代表金玉滿堂的金魚刻畫在頭釵上,同時還在一些動物的背部鑲嵌了翡翠,非常精美,收藏價值也非常高。
銀鎏金工藝在許多收藏品當中都可以見到,尤其是女性佩戴的飾品。
鎏金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也被稱之為塗金、鍍金或者流金,製作的過程中是把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劑,塗在銅器表層,加熱使水銀蒸發,使金牢固地附在銅器表面不脫落。
透過這樣的工藝,可以將飾品襯托得很華麗。
這件頭釵是清代晚期的銀鎏金點翠頭釵,造型精美別緻、做工考究,而且儲存完整,是較為難得的飾品收藏。
頭釵上的圖案是金魚,這與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古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飼養金魚的國家,古代人稱金魚為文魚,即帶有文飾色彩的魚。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我國湖北一帶已有了彩色的金魚。
金魚寓意著和平、幸福、美好、富有,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和寄託,因此成為了翡翠玉雕的常見題材之一,玉製的金魚則寓意金玉滿堂、富貴吉祥。
這樣的題材出現在飾品當中,也具有同樣的寓意。
金魚圖案有時候不單獨出現,而是與其他吉祥圖案如荷葉、蓮花、如意等搭配,使其錦上添花。
常見的款式還有雙魚戲水,寓意好事成雙。
因此,這件做工精美、富有生氣的頭釵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
不同的人群佩戴雕刻有金魚圖案的飾品寓意也有所不同,例如生意人士佩戴翡翠金魚寓意了財源滾滾,而結婚的人佩戴,“魚”又象徵著生活富貴,並且人們也常用“如魚得水”來形容生活工作的美滿。
“金玉滿堂”與金魚諧音,在古代,“金”代表著女孩,“玉”則代表男孩,將兩者合在一起則寓意著兒女滿堂。
逢年過節的時候,百姓家裡都會有掛金魚畫的習俗,畫上畫一個胖孩子懷裡抱著一條大金魚,寓意為“年年有餘”,以此來象徵著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