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這個用的應該是紫檀木吧?”
溫蒂看了看張天元問道。
一件傢俱,如果從表面去看木料,那可能看不出來什麼,可是一旦有了破開的痕跡,露出了裡面的木質,那就容易辨認了。
清代傢俱從雍正時期開始,黃花梨木基本用完,取而代之的是紫檀木、烏木、雞翅木等紅木品種。
到了乾隆晚期,紫檀木又幾近枯竭,因此大量採用了酸枝木來製作,此後的清代傢俱用材便呈現出多樣化趨勢。
如果是紫檀木,那說明這東西最起碼是清中期的東西,絕對價格不菲。
張天元也看了一下那個破損的痕跡,從表現上來看,肯定是紫檀木無疑,他在國內也是見過好多種紫檀木傢俱了,這肯定沒問題。
這樣的材料打造出來的傢俱,價格非常昂貴,在美國張天元不是很清楚,不過在國內,上百萬的紅木傢俱都是有的。
當然了,這個百萬是人民幣。
“的確是紫檀木,這點不假。”
張天元看了溫蒂一眼點頭道。
“材料是紫檀木不會差了,那別的方面能確定嗎?”
溫蒂開口問道。
“清初壼門券口仍有使用,只是中間多了一個形如葵花的分心花。
康熙時這一做法較多,夾頭隼的長牙板已不再是一木製成,而是45度角拼接成假夾頭隼。
清代牙板在講究實用性的基礎上還講究裝飾性,除了繁瑣的透雕特點外,有一個共性,凡是清代牙板中間都低於兩端,行家稱之為‘窪堂肚’。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長條凳的確符合這方面的特點。
雍正因推崇道教,這一時期傢俱的紋飾多為五嶽真形圖等道教紋飾;
竹節紋飾清初開始出現的;
繩紋和獅子爪則是晚清受法國洛可可風格影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