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能被稱為楊老師的絕對不是楊瑞,而是楊耀山,因為楊耀山是真正的翡翠雕刻大師,按照大家的想法,既然楊耀山能雕刻翡翠物件,甚至是很小的物件都能雕刻得惟妙惟肖,那麼按理說的話,也應該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楊耀山苦笑搖頭道:“你們就別指望我了,我雖然雕刻不錯是真,可你們要知道,想要分開這兩件東西,那絕對是要對這兩件東西十分了解的,哪怕是弄錯一分一毫,都會鑄成大錯的。”
“您都不行,還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啊?”眾人都愣住了。
“你們啊,難道忘了在場的還有一位玉雕的絕頂高手嗎?”
“誰啊?”
“還有誰,當然就是張老師了啊。”有一內地玉器專家笑道:“你們只知道張老師是收藏大家,是商業家,可是大概並不知道,他在玉雕、瓷器、書畫等領域都有著極高的造詣吧?”
“絕頂高手談不上,不過分離這兩件東西倒是比較容易。”張天元笑了笑道。
“張老師,您說這白玉馬如果剝離了上面一層之後,就應該是它本身的姿態了吧?”有人問到。
“對,沒錯,你們稍微讓一讓,我現在就給你們現場分離。”
張天元笑了笑道:“其實就目前來看,這整個騎馬關公呈現的是楊城玉雕的風格特點,雖然製作者故意做得很粗糙,可是真正懂玉雕的人應該就會發現吧,這即便是粗糙的雕刻,也是越看越有味道的,就好像草書,一般人寫出來的那就是潦草,而書法家寫出來的,就是很有美感。”
“您不會是不捨得了吧?”
“是啊,還真有點不捨得,楊城玉雕也是我們中國的一種重要玉雕流派啊。”
張天元研究了古董玉器這麼多年了,這點知識他還是有的。
楊城琢玉工藝源遠流長,幾千年來,玉器先輩藝師嘔心瀝血,勤奮實踐,繼承發展中國玉器優良傳統,創制了數量眾多,形式各異,工精藝巧的玉器珍寶。
2006年5月20日,楊城玉雕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楊城的三度繁榮,琢玉工藝出現過漢、唐、清三次高峰。清代中葉,楊城成為全國琢玉中心。楊城玉雕千百年來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基本特徵。楊城玉器廠的數十件精品在國際國內獲得大獎或被國家作為珍品收藏。
清代乾隆年間楊城玉雕進入全盛時期,兩淮鹽政在楊城建隆寺設玉局,大量承辦宮廷玉器,並按歲例向朝廷進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