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秘術新筆趣閣> 第一三四二章 收藏界盛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三四二章 收藏界盛會 (2 / 2)

那人本來皺著的眉頭頓時舒展開了,衝張天元笑了笑,表示可以,然後就了呵呵離開了。

其實大家都是聰明人,張天元的話裡意思,他也聽得懂。

交流是古玩行裡非常重要的一種活動,他成立收藏家聯盟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想要加強這種交流。

就算再有錢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好東西都買到手吧,所以交流,就可以讓你得到你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別人也可以得到別人喜歡的東西,這絕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

還有另外一點,收藏家們的目的也是有所不同的。

你比如有些人是因為喜歡收藏,單純想要購買各種收藏品來擴充自己的收藏數量。而有些人則是想要拿收藏來賺錢的,這些人透過低價收藏一些古董,然後高價去賣,從中獲利,你也不能說他的行為有什麼不好,畢竟商業就是如此嘛,都是低進高出,沒有哪個傻子願意高進低出的,除非是實在沒辦法了。

他們往往被稱為古董界的二道販子。

這個稱呼是不怎麼好聽,不過意義卻並不小,這些人還真得可以說是推動收藏市場活躍的中堅力量啊。

如果東西只進不出的話,那收藏界就是死水一潭了,就談不上收藏市場。

所有的二道販子都想自己手裡頭的東西可以賣個好價錢,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有時候卻不得不做賠本的生意,廉價將手中的物品賣出去。

比如說看走眼了,東西雖然是真的,也是好的,但是在收藏界卻並不值錢。

嗯,說到這個,就必須要提一下曾經所說的文物和古玩之間的區別了。

古玩是有市場價值的東西,是民間收藏家願意收藏和出價購買的東西,而文物卻不侷限於此,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吧,你比如說在古墓裡裡面發現了許多碎裂的陶器。

這些東西,你到市場上去賣,怕是白送都沒人要的,但是博物館卻又可能視之如珍寶啊,因為博物館要的是文物,而不是文玩,只要是有研究價值、歷史價值的東西,都可以放進博物館裡頭。

有些二道販子就得到了類似的東西,然後私人不收藏,拍賣行也不願意進行拍賣,他們把這些東西留在手裡,要麼是爛了,要麼是扔了,錢白白花了卻賺不到一分利潤,很是苦惱的。

然而神羅博物館的存在,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很多人不願意跟國家的博物館進行交易,因為一個不好就可能會導致被動的“上繳國家”的事兒出現,他們還是拿不到多少錢,給你獎勵幾百塊有個屁用。

可是神羅博物館就不一樣了,不僅有資本,而且也有實力買下這些東西,很多人之所以加入收藏家聯盟,其實就是衝著這個目的來的,你以為他們都是想要共同推進收藏家聯盟的成長啊,沒那樣的事情。

張天元跟趙神羅吃過早點之後,又去博物館裡面待了整整一個上午,然後吃過早飯,又休息了一會兒,到下午一點的時候,收藏家聯盟會議還有半個小時才會開始,然而當他們抵達會議室的時候,這足足能容納數千人的會議室裡,竟然已經是座無虛席了。

哦,不,如果非要說有座位沒人的話,那就是主席臺上的兩個位子了,它們是屬於張天元和趙神羅的。

事實上,除了這個會議室之外,外面有一些視聽室也都坐滿了人,還有很多人找了休息得地方,開啟筆記本或者手機,準備隨時收看這次盛會直播。

唯一可惜的就是,並沒有電視臺來直播這次盛會,大概在中國,只有政治性的會議才會有那麼多電視臺爭相直播吧,像這樣的會議,只不過就是派幾個記者會後寫一篇新聞稿也就行了,根本都不是那麼重視。

“這真得是中國,不,應該是世界收藏界的一場盛會啊!”

趙神羅看到這景象,不由得震驚起來,這比他想象中的更加驚人,全國,不,應該說全世界很多收藏家都來了。

之所以說是收藏家而不是古玩界,那是因為博物館裡頭的很多東西其實並不是古玩,說是文物更合適一些,還有一些比如現代翡翠和白玉雕刻這樣的東西,也算不上古玩,但卻無疑屬於收藏品的行列,收藏界,可比古玩界更大啊。

在張天元之前,私人博物館最成功的無疑是馬先生的博物館,而且馬先生利用自己的人脈以及能力建立了會員制的體系,應該說是求精不求多的,而且也僅限於國內,就算全體會員召開會議,也不會超過一百人,跟今天這場會議相比,那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