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信一般用本質製作,但亦有用銅、鐵、銀、金、玉等製作的。
這年輕人手裡的官印應該屬於明代吏部官印屬傳世品,印文為漢文九疊篆“吏部尚書之印”六個俊美的九疊篆。
印柄兩旁各有一排漢字,柄右“吏部尚書之印”柄左、“吏字一號,禮部造。
印:正方形,大約是7.6*7.6厘米,這方吏部尚書印在是洪武年間官職是當朝正二品,當時吏部編制裡的尚書只有一人,屬於正二品官員。
張天元手裡拿的這印為正二品官員所執,能完整傳至今亦屬罕見。
這個應該屬於直紐型百官印。
遺存的明朝官印絕大多數屬於此類。
標準品有:南河新鄉秀才莊出土的明洪武十三年款“寧山衛前千戶所百戶印”、遼省出土的洪武二十二年款“遼海衛中千戶所百戶印”等。
直紐是一種上小下大的橢圓柱狀印紐,從宋、金、元官印中使用的方扁形橛紐演變而成,高度幾達宋、元印紐的二倍。
直紐百官印質地、印形、大小依官品不同而有差別。
據《明史·輿服制》記載,正一品官印銀質,三臺。正二品、從二品印均銀質,二臺。
正三品官,除順天、應天二府印銀質外,其餘均銅印,無臺。正一品官印邊長明尺三寸四分,以下依官品遞減。
九品以下未入流之小官印稱“條記”,其印末字作“記”,印體均作長方狀,一般邊長為長8厘米,寬4厘米。
關防是明官印中新出現的稱謂,為鎮守軍事或交通要衝的權臣用印,這類印有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其大小也依官品而有所區別。
今存實物多屬長方形。
但也有正方形的。
明直紐官印均用九疊篆,篆法與金、元印近似,而與明其他型別官印的篆法有別。
明官印均有刻款,形式一般都是背刻印文、鑄造時間和鑄造機構,邊刻印章編號,即某字××號,形式與韓林兒官印一致。
明後期印編號不純用千字文,而用當朝皇帝元號。
此法後為清朝所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