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您考慮的事兒了,我和徐玥一樣,只是擅長專業知識,對於管理和營銷實在不在行,還得你公司出人幫忙啊。”
“這個沒問題。”
兩個人說著話,已經來到了庫房裡,各種工具、機器一應俱全,就是田宇沒有的,張天元昨天也託人買回來了,本來陝州就是個玉石大省,所以這些機器還是很容易找到的。
琢玉師傅根據自己的設計,對玉料進行加工,即利用各種工具及操作手法,將原始玉料按設計要求加工成最終器物,這一過程稱為治玉,也稱琢玉。今天我們通常將玉器稱為玉雕,但實際上玉器並不是雕刻出來的,而是利用硬度高於玉的金剛砂、石英、石榴石等“解玉砂”,輔以水研磨出來的,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玉不琢,不成器”的說法也源自於玉器的這種加工過程。
琢玉的材料是水和“解玉砂”,而琢玉的工具則是各種砣機。砣機由砣和傳動裝置組成。砣是一種圓形片狀物,當它旋轉起來後,就可以提供均勻的摩擦力。透過砣機的連續轉動,再調整玉料的位置,熟練的玉工便可以隨心所欲的琢製出各種形狀的玉器。砣機又稱“水凳”,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此後數千年間,驅動的方式、操作者的姿態、砣的材料都在不斷進步,但砣機的基本構造卻始終未變。直到今天,儘管玉工們已經使用電能驅動、金剛砂琢磨,但琢玉的工具還是幾千年前祖先發明的砣機。
說起來,現代人還是蠻丟人的,目前用的工具,居然還是老祖宗的那一套。
到了庫房之後,田宇就問張天元道:“你這裡的工具器械都十分完備,多謝了,我現在還需要進行一番設計,方才能夠動手。”
這翡翠光身大件的加工程式,一般分為選料,設計,琢磨和拋光,如果只是手鐲的話,那基本上是不用設計的,畫個草圖出來,只要大小不搞錯,那基本不會出問題,但是光身大件比較麻煩,每一寸都得仔細設計,不然的話很容易出問題,這麼好的料子如果糟蹋了,那別說對不起張天元,就連田宇自己都會感覺非常不爽的。
現在料子是不用選了,下一步的工作自然就是設計了,這也是考究琢玉師傅手藝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基本功扎不紮實,從他所繪製的設計圖裡面就能看出來,琢玉師傅要擅長繪畫,還要懂我國一些傳統的文化,就比如所這一次要做的八仙光身大件吧,如果說你不懂八仙,不瞭解八仙,你別說做了,估計連下手都不知道怎麼下。
好在如今有電腦,不比以前只能在紙上繪圖那麼麻煩,而且還能上網查詢一些資料,真得不懂的話,在網上搜尋一下也就懂了。
“需要上網嗎?”張天元問道。
“怎麼?你這裡還有網線?”
“不,我這裡網路還沒接的,但是我有無線網,4G的,速度很快,你隨便用。”張天元笑道。
“那太好了,我還真可能會用到網路,你幫我吧網路連線好就不用管了,接下來的事情,全部交給我就行了。”田宇興奮地說道。
張天元點了點頭,幫田宇連結好了無線網,然後除錯了一下,確認沒有問題,這才離開了庫房。
田宇這傢伙跟張天元在有些事情上非常相似,那就是一旦進入專注之中,就不關心周圍的事兒了。
看到田宇聚精會神地在電腦上繪圖,張天元沒敢繼續打擾他,而是走了出去,他打算去請個做飯的阿姨,畢竟田宇要在這裡住一個多月呢,總是麻煩自己的母親也不合適,反正自己現在有錢了,照顧一下村裡的阿姨,給些錢讓每天負責做飯,這也是好事情嘛。
這個事情辦得非常順利,他如今在這個村子裡那是絕對的大名人,走到哪兒都有人認識,其實以前沒錢的時候,基本上也是這樣,畢竟村子裡的大部分人還是很淳樸的,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在這樣的村子裡,人會感覺非常舒服,非常愜意。
聶青嵐一大早又去找張天元的母親學做菜去了,說是要趁著這個機會多學幾樣陝州菜,以後給聶老爺子做著吃。
聶老爺子老家就在陝州,是關中人,就住在張天元他們這個縣,帝都的陝州菜不太正宗,還是沒有家鄉人做得好,所以聶青嵐也是突發奇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