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義搖了搖頭道:“那就不能叫市場了啊,哪像如今和田玉市場火爆,普通老百姓只要來到和田,就可以實現擁有和田玉的願望。”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這倒也是,和田玉在古玉器中的地位的確非常高啊!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國家,我國玉器以其7000年的歷史,與我國的瓷器和絲綢一樣,成為我國古老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素有‘東方藝術‘的美稱,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我國對和田玉的開發利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用和田玉製成的玉器,具有濃厚的中國氣魄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和藝術瑰寶。”
“張老闆你知道的還真多,你先等會兒,我去找個朋友來,幫咱們領路,他熟悉和田巴扎,所以知道什麼地方可以賣出價格比較高的玉石。”司馬義笑了笑道。
“行,那我們就先等在這裡。”張天元見既然已經到了和田巴紮了,和就不著急了,在司馬義去找人的時候,幾個人買了幾串羊肉串吃了起來,好久沒吃到這熱乎又好吃的東西了,還真是滋味特別好啊。
司馬義找來的朋友是在和疆做玉器生意的老闆,名叫柯巖,人稱柯大俠。此人和庫爾班不一樣,庫爾班那是做的玉礦生意,直接出售玉石,而柯巖則做的是倒賣玉器生意的,這裡就有製作玉器的廠子。
叫他大俠,不是他長得像金庸筆下的那位柯鎮惡,更不是因為他眼睛也瞎了。而是他做過十多年崑崙採玉人,耐得住寂寞、經受過磨礪,曾經墜下過百米深淵,受困於天寒地凍,命運多舛、九死一生。
今天的大俠早已養成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放性格。據說,稱其大俠,還有另一層意思,老柯畢業於地質專業,又長年工作在於田縣的阿拉瑪斯古玉礦。見多識廣,練就了一副好眼力。只要一塊玉石放在他的手上,立馬能報出它的出處。因為神,所以人稱“柯大俠”。
老柯長得酷似內元人,敦厚粗圓,中式裝扮,走路一搖三擺。所到之處多有寒暄聲,說明大俠在此已經混得十分臉熟了。
“柯大俠畢業於哪個學校啊?”張天元很快就跟這個好爽的大漢混熟了,他本來就是一個善於交朋友的人,而柯大俠也是這樣一個人,所以兩個人這自然很快就熟絡了。
“哦,我是國家地質大學畢業的,還考過李明光教授的研究生。不過給他老人家丟臉了啊,我現在雖然有錢,但說到底也就是個商人。”柯巖聳了聳肩道。
古代有重農輕商之說,商人的地位最低,現代雖然沒那麼嚴重,但是在這個國家,商人的地位可還真不怎麼高,最起碼比起那些為官的,或者搞科學研究的差遠了,有錢你也買不來地位的。
柯巖顯然是有點自卑。
“柯大俠,我也要去報考李明光教授的研究生啊,以後咱們可就是師兄師弟的關係了啊,您可得多多照顧啊。”張天元不知道如何解開柯巖的心結,所以乾脆轉移了話題。
“哦?那你可得好好學啊,李教授那是真正的高人,不像現在很多戴著教授帽子的庸人,磚家、叫獸!”柯巖顯得很興奮,能在這裡遇到未來的師弟,那也算是一種緣分啊。
“那當然,那當然。”張天元笑道。
眾人繼續向前走,可以看到有些玉石商人臉上並沒有笑容,還愁眉苦臉的樣子,張天元就好奇地問了一句。
柯巖嘆了口氣道:“集市的生意並不好做,湊熱鬧、摸行情的人多,而真正成交生意的卻十分有限。原因也很簡單,這裡的和田玉質次價高、贗品觸目皆是。據說,和田人有個約定俗成的做法,一般趕集市湊熱鬧的多為大路貨,也稱燙手貨,屬於換手的一撥;真正的好玉是不會放在地攤上賣的。用當地人的話說,是要捂起來的。”
“啊!那我們的玉!”獨眼有些擔心,他以前沒來過市場,所以對這個還真不懂。
“放心吧獨眼,我之所以請出柯大俠,就是讓他幫我們介紹買家的,我們不用盯著這些攤位,直接去玉器店裡就行。”司馬義拍了拍獨眼的肩膀笑道。
“啊,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就放心了。”
其實關於這裡的情況,張天元雖然以前不知道,不過他也能猜到,這就跟古玩市場一樣,很少會有人把珍品擺出來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