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紅指近年開採於遼省朝陽北票,至2015年6月10日為止在寶石學上被定義為紅縞瑪瑙的一種。
其與戰國時期出土文物的一些瑪瑙飾物同料,而此料先秦時期被稱為赤玉,因此把此種瑪瑙稱為戰國紅。
在戰國時代,戰國紅瑪瑙多用於貴族飾物,如劍柄、珠串、環佩等。
得益於瑪瑙化學性質穩定,出土的戰國紅瑪瑙依舊保持絢麗的色彩,土沁不多,與今天戰國紅瑪瑙礦石十分類似。
戰國紅瑪瑙同時兼具了瑪瑙頂級的色和絲兩種特點。其絲為紅,黃色,絲間的過渡色則有紅,黃,綠,紫,無色等多種。
而各色在色譜上均有很寬泛的過度,黃色從土黃到明黃,紅色從暗紅到血紅。
如此之多的顏色和複雜的纏絲相結合,形成了戰國紅千變萬化的特點,可謂極盡自然變化之能事。
雪花向人類展示了水氣凝結時的曼妙多姿;戰國紅也呈現了岩漿湧入岩石縫隙時的無窮變化。
戰國紅巖漿在凝結時,多以類水晶質為核心,此種核心質地鬆軟,密度低,民間俗稱礬心。
戰國紅原石中絕大多數都帶有礬心,礬心多因質地鬆散,無法拋光,所以成品中如帶有礬心,一般視為瑕疵。
但有極少數的硬礬存在,雖然也帶有礬絲,但是依然可拋光,品質稍好。
戰國紅中也存在透明的瑪瑙,此種瑪瑙顏色有偏黑,偏白的,俗稱凍料或青肉。
除了礬心外,也有凍心的原石,凍料的存在為戰國紅新增了透光性,使戰國紅具有更多變化。
戰國紅中還有一種橫斷的色紋,俗稱水線或石線,疑似經過二次地址變遷,已形成的瑪瑙再次震裂,而岩漿又湧入,冷卻後形成水線。
水線通常將戰國紅的絲或色隔斷,在用手電為戰國紅器物打光的時候,水線能將光阻隔,在器物中形成兩個光感的世界。
近年來,有關戰國紅的文章都對市場情況及發展趨勢做了分析,實踐證明還沒有錯。
諸多玩家多年的玩石實踐總結;玩石頭一是玩實力,二是玩文化。
沒有實力玩不了,缺乏文化玩不好,收藏賞玩戰國紅亦應如此。
北票戰國紅進入市場僅有六、七年時間,價格一路攀升,讓人有些接受不了,但這又是現實。
大環境影響奇石市場已經顯現,但戰國紅不僅沒受影響,而且市場價格居高不下。
主要表現四個方面:
一好:北票戰國紅色豔、彩豐、質佳、韻美;無人工沁色、作假、搞秀,全是自然天成;讓人賞不完,看不夠,人見人愛,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