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只是玩,張天元倒也不是很在意能不能撿到漏,他只是對這裡的這個小市場比較感興趣罷了。
不過說實在的,走了將近半個小時,看了好幾個攤位,卻並沒有一件東西能夠入他法眼。
不是說沒有真東西,只是有些東西雖然夠真,可是價格卻太高了,根本就不值。
他雖然有心將國外的中國古董買回去,但也不會做賠錢的買賣。
如果他想賠錢做買賣的話,大可以去那些拍賣場直接購買了,也犯不著這麼麻煩。
又轉悠了一會兒,他終於停下了腳步。
在一個攤位前蹲了下來。
攤主是個華裔,只是不像別的攤主那麼友好,不管看誰都是冷著一張臉,好像誰欠他錢似得。
或許正因為如此,他的攤位上鮮有人問津。
可是張天元跟這人交流之後才發現,人過人是不可貌相的,別看這人總是冷著一張臉,但其實是個面冷心熱的人。
而且還是一個有故事的行家呢。
這人自稱王麻子,真名並沒有告訴張天元,但卻說了自己的事情。
王麻子說,古玩收藏者與藏品之間的關係,其實是藏品在收藏人。
因為藏品會不斷流傳,但藏者生命有限。
王麻子從8歲開始接觸收藏,現在在美國做點古董生意,沒人知道,他的過去其實是非常輝煌的。
總結過往歲月,王麻子從學生到軍人,又輾轉工作過多個政府部門,但卻一直未曾放棄自己的收藏愛好和在古玩鑑定方面的學習,最終的工作亦是迴歸到本身的愛好和特長。
他說,收藏的意義在於追尋藏品背後的故事和文化,由此帶來的自豪感和滿足感,讓人常常夜不能寐。
王麻子於1979年出生,自小隨父母下放到大別山區的安省霍山縣東西溪鄉。
因父母工作繁忙,王麻子從4歲就開始上學。
他說,小學時就喜歡上歷史課,每次聽老師講課都特別認真,而下課後,腦中仍然回想的是歷史課本上的內容。
當看到春秋戰國的刀幣、秦漢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這些古錢幣的圖片,自己就立馬喜歡上了,並充滿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