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規劃中,漫遊者的駕駛艙被移到了車頭中間,儲藏間和冷藏間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將是安裝在小娜旁邊的兩枚亞空間信標,列印室和駕駛艙合併。新增載員艙,可以供他人搭乘。
這樣一來,漫遊者中艙段分佈從前到後分別是駕駛艙、生活艙和乘員艙。三個艙段連在一起,被寬半米的回形走廊包圍。
駕駛艙總體未變,只是對艙段隔板進行了加強,小娜和控制核心以及亞空間信標都安裝在這兒,就算漫遊者其他部分被擊毀,只要駕駛艙還在,苟苛就依然能很快東山再起。
生活艙則被清空且減小了所佔空間,苟苛打算對這一艙段進行空間對映,給自己提供一個更寬敞舒適的居住空間。
乘員艙則是為隨乘人員準備的,兩排各三個座位。拉平也可以在上面睡覺。在這裡接觸不到漫遊者的核心部分,也瞭解不到漫遊者上的什麼秘密。主要是為其他倖存者準備的。
由於走廊位置的變化,射擊孔得以由原來的兩側各一個,後端一個總共三個,變為兩側各三個,車頭、車尾各兩個總計十個。在射擊位置更為靈活的同時,也使得漫遊者可以容納最多六名戰鬥人員同乘併為其提供戰鬥位置。
漫遊者車身由原來的車長8米、寬3米、高2.1米變為車長6米,高和寬各2米。車輪由原來的四對減少至三對。
車頂大弩由原來的車頂中央變為車頭位置。防護進行了加強,有了一定的抗擊毀能力,對射界也經行了一定的最佳化。
在車頂大弩後部的則是無人機艙,可以容納兩架四旋翼無人機起降,同時對無人機的航速和訊號傳輸距離進行了最佳化。在漫遊者進行中低速巡航的時候能更得上,不像以前那樣只能在漫遊者停止或低速時進行偵查。
原來的摺疊式車頂掩體設計依然保留,漫遊者車內人員可以透過車頂艙門到達車頂以獲得更好的射界。於此同時,在車身兩側加裝了摺疊式扶梯,需要上車時扶梯會自動降下,平時會收回。為了防止喪屍破門或者敵對人員強行登入,車頂艙門是漫遊者的唯一出入口。兩側或前後方都不會安裝車門。
在花了早上的時間構想好漫遊者的改造計劃後,苟苛就在小娜的幫助下開始著手實施。
由於只需要拆除並重新拼裝漫遊者車身和艙段隔位,核心結構直接用現成的,所以漫遊者的改裝進行得相當快。
半個月後,全新的漫遊者整體改造完成,只有生活艙因為對映發生器生產較慢而尚未實裝。
看著面目煥然一新的漫遊者,苟苛覺得自信滿滿,拆去板房板材,卸下帆布後,對著看得略微有點愣神的郝愛國說:“我準備好進行我的第一次採集任務了。”
但郝愛國沒有立即回應,而是看著新的漫遊者號,沉思了一會兒後說:“你列印的武器已經交付完成,我們的火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強,而你展現出了天才一般的車輛改裝技巧,如果你能把我們現有的其他車輛也給改造好,說不定我們能去那裡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