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控制核心在圖紙階段就可以看出,其核心區域有個缺口是用來安放小娜的。這一猜測很快得到了小娜的證實。
看著3D印表機進行列印作業時發出的藍光。新的擔憂又浮上苟苛的心頭。根據小娜提供的那份文件,人工智慧處於被銀河系智慧文明聯合會中的大型文明議壟斷的狀態,像人類這種邊緣邊緣文明是不被允許有人工智慧的。那麼,需要人工智慧作為核心部件的車載控制核心應該也是不允許人類文明去接觸的。顯然,干涉行動小組是花了很大代價冒了很大風險才將這控制核心的圖紙帶出交給苟苛的。
如果末世只是像《行屍走肉》中所描寫的那樣,威脅來自於那些笨拙無腦的喪屍和心懷不軌的人類,那麼之前苟苛對汽修廠的改造應該足以應對。可是他們卻冒著風險給苟苛送來了小娜和控制核心,顯然苟苛要面對的挑戰遠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現在更多問題又冒了出來,聯合會議為什麼要限制邊緣文明使用人工智慧?為什麼干涉行動小組給自己送來的不是其他什麼東西而非得是人工智慧?根據小娜提供的文字,干涉行動小組進行時空干涉引導世界線收束所選取的節點不止苟苛一個,然而人工智慧不像是可以投放那麼多個的東西,是什麼讓自己如此特殊?按照地球上的經驗,幾個強國限制其他國家擁有核武器是因為核武器威力太大,那麼對聯合會議中的幾個大型文明來說人工智慧也是具有同樣威脅的存在麼?
搞不通,搞不通,苟苛撓著頭髮在想,要是自己是在一本小說裡,那作者挖的坑也太大了。
這麼多問題搞不通那就先不搞了,先把能搞的事情搞掂,熬過病毒爆發這一關,或許在末世中還能有機會獲得什麼線索。
十五天後,測試用的蓄電池、驅動系統和控制核心列印完畢。小娜的設計圖在列印過一次後就自動消失了,用印表機掃了一下小娜發現沒辦法影印。所以只好把唯一的小娜裝上去。奈米裝甲沒列印,所以測試車只有底盤和裸露的車內部件。
測試結果令苟苛相當滿意。蓄電池電力輸出穩定,驅動系統調節靈活安全,控制核心運轉正常。小娜自帶自動駕駛功能,讓剛拿到駕駛本的苟苛大為放心,就他這駕駛技術,在末世前的平整道路開開還好,如果路面情況很差的話那就自求多富了。而小娜就沒有這個問題,有著純潔柔和的電子女音的小娜是個技術高超的老司機,以後開車就靠她了。
熟悉了一下這三個模組的操作和安裝流程,苟苛又花了三天時間對奈米裝甲經行了測試。這東西雖然叫奈米裝甲,但是本質上只是一塊夾層外加一套奈米機器人生產和調配裝置,防護作用還是要靠單獨設計的裝甲來承擔。奈米夾層成品是一層軟質薄膜,可以安裝在任何部件和裝甲上,本身不能增加部件的運轉效率和裝甲防護強度,但是可以在戰鬥時快速修補受損部位,增載入具生存能力,平時也可以承擔載具的維護保養工作,能給文科生苟苛省不少心。
熟悉了戰車創造的基礎部件,苟苛終於可以把它們投入實用了。雖然測試花了好長時間,但是這是值得的。畢竟如果像某些小說中的主角一樣,拿到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就試也不試就直接拿來用在生死關頭,怕不是要撲街。苟苛可不認為自己和他們一樣有主角光環。就算有也不帶這麼浪費的。
首先是車型的選擇,3D印表機中沒有戰車圖紙,就算有也不可能一下子把那麼打個的東西整體列印出來,所以這玩意還是得現自己像個整體的樣式,然後讓小娜在細節上再最佳化一下。
在一陣苦思冥想之後,苟苛發現在及在戰車設計上的天賦基本為零。那就借鑑一下現有的車體設計好了。在小娜的幫助下,因為選擇太多而有了選擇困難症的苟苛在一個星期之後終於決定了目標車型:國產ZBL09輪式步戰車。
ZBL09輪式步戰車車長8米,寬3米,高2.1米,重2.1噸,載員3人。早在2030年的時候就全線退役了,所以保密級別不是很高,網上有很多相關的資料圖。反正只要抄一下車殼,車內空間還得自行設計,所以這些資料圖夠用了。
所以現在的大致思路是,外殼直接照抄ZBL09,然後車身內部用未來科技提供的科技產品代替。09輪式步戰車車內空間有限是受了動力和火控系統體積的限制,再加上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裝置,嚴重限制擁有的了車內空間。而苟苛擁有的未來科技產品能極大節省所佔體積。小娜估算會有十六平米的車內空間剩餘,已經相當寬敞了。
接下來的生活,苟苛過得相當亢奮,他很小的時候就幻想著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末日戰車了。而現在夢想馬上要實現,苟苛每天干的雖然相當累,但是也相當開行。和小娜一遍遍調整各個部件,然後再費力裝上,苟苛的專屬末世戰車在汽修廠的維修車間裡逐漸成型。
三個月後,大功告成!
八隻半人高的輪胎用了苟苛能找到的最堅固的防彈設計,可以抵禦大部分亞音速彈手槍6米內的直射。車尾繼承了原型ZBL09的設計安裝了配有環形噴嘴的螺旋槳推進器,車體也維持了密封設計,可以在水上航行,由於驅動裝置的改進,新的戰車在水上的航行速度達到了30千米每小時,是ZBL09的三倍還多。
新車配有三臺高能蓄電池,配合全電驅動系統可以讓末世戰車的路上的空車最高速度達到200公里每小時,考慮到末世後路況會變糟,再加上節能需求,小娜平時的行進速度保持在空車70公里、滿載50公里每小最佳。蓄電池滿電時可以讓滿載的戰車以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平整路面上行駛5000公里,再配合車頂可伸縮的太陽能充電板,續航力能就算要環遊共和國也足夠了。
然後是控制核心,這東西本身用處不大,但是可以相容和整合好多東西。比如之前那輛測試車,就是靠把驅動系統和控制核心連線之後才在小娜的控制下實現了自動駕駛。在成品車中,控制核心還整合了空調和通風裝置,配合密封的車體可以實現核生化三防。在小娜的幫助下,苟苛把奈米機器人生產調配裝置也整合了進去,這樣以後戰車的維修維護工作也交由小娜處理,能更加高效。
最後是防護,戰車裝甲是用的高強度合金材料加內襯陶瓷裝甲組成,這些都是能找到的民用材料,5.56mm及以下的步槍構不成威脅,但是在10mm以上的機槍射擊下就有點夠嗆了。但是夠用。畢竟這是在國內,哪來那麼多槍槍炮炮的。喪屍的話聚集多了也有可能造成一定破壞,但是有奈米機器人修著,出不了大事。
在小娜的幫助下,苟苛在3d印表機自帶的圖紙編輯器裡把鋼製弩放大增強了一下,可以發射長半米直徑兩厘米的鋼製弩箭,最大射速15秒每發,裝填和發射需要用機械完成,射程可達600米,可以把苟苛用來拉貨的皮卡打個對穿。打喪屍是威力過剩了,但箭頭裝上炸藥裝在車頂可以當反載具武器。平時可以收在車內,必要時可以把歹人打個措手不及。
在幸苦工作三個月後,大功告成。在坐上駕駛座的一刻,小娜溫和的電子音從耳旁傳來:
“歡迎登入,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