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王后也不是什麼草包,十分厲害,這一次國君能夠有反撲之勢,她至少要居功一半,此時她拿出“孝義”兩個字來說話,頓時令群臣面面相覷,有無可奈何的感覺。
但是,崔王女卻是眼前一亮,她是一直都和林封謹有互通書信的,林封謹在大局方面不怎麼樣,但是隨機應變的能力,卻是堪稱天下無雙,已經設想過王后有類似的回答。這種回答貌似十分得體,其實只要稍加利用,便是可以令她自尋死路!
如今張王后這故作聰明的一答,卻是已經彷彿吞了餌料的魚兒,上了金鉤啊!
崔王女臉上也是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張王后極擅察言觀色,心中已是得意了起來,卻是繼續掩面大哭道:
“哀家雖然不才,也是念了幾本聖賢書,自盤古爺爺開天闢地以來,天底下也沒有臣子要逼迫主母做不孝不義的人呢,你們就儘管去做好了,史筆如鐵,看那史書上會不會把你們這些奸賊記載下來,後世萬人唾罵!”
有道是流氓會文化,人見人都怕,何況還是個女流氓,何況她還能嚎哭撒潑?卻不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她的一言一行,早就落入了林封謹的推測之中了。
崔王女冷哼一聲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先國後家,先公後私,這是歷代聖賢傳下來的治國道理,到你嘴裡面怎麼就成奸賊了?來人,把張振灝拖下去行刑!”
崔王女自幼在宮中長大,宮中的權勢自然是極盛,當下便有人聽命過去拿人,王后一看,乾脆也是撕破了臉,大步站了起來,擋在了乃弟的面前,尖叫道:
“你們有能耐就衝我來!我看今天誰能動他!”
崔王女冷笑道:
“張振灝犯的是滔天大罪,無論是貪瀆還是激起兵變,都是死罪,你以為自己擋在他面前,就能將這罪給擋下來麼?”
張王后冷笑道:
“論義我是他的姐姐,論孝我答應了亡母要看顧他,他犯的錯,哀家自是一身承擔便是,哀家做人以孝義為上,你們這些文官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面去了?崔若英你說擋不下來,就擋不下來?”
這張王后飽讀詩書,口口聲聲不離孝義兩個字,真的叫人十分頭疼。
因為此時的道德觀念本來也是親親相隱,意思就是說咱們若是親戚的話,你去偷偷摸了地鐵上妹子的胸部,我非但不能去舉報你這禽獸不如的行為,反而必須幫你作偽證,說是那個妹子自己撞到扶手上了.......倘若我舉報了你的話,那麼反而是道德敗壞,要被人唾棄了。
天地君親師,親還要在“師”之前,因此,這樣的道德規範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
崔王女聽王后居然在這樣的場合當中口不擇言,把自己的名字都叫了出來,在當時來說乃是極大的侮辱,心中大怒,卻是淡淡的道:
“王后口口聲聲都以孝義為重,為了孝義,都不惜阻在國法面前?代弟一死?”
張王后聽到了“死”字,心中一凜,但她也是極聰慧的人,馬上就在心裡面冷笑了起來,情知崔王女是在嚇唬自己。
開玩笑,她這個王后乃是祭祀了天地以後正名位分的,崔王女雖然權勢熏天,也決計沒可能悍然殺後,就連帝王也只可能廢后,不可能直接殺了。這是五千年來的綱常道理,崔王女真的敢亂來,下面的臣子也必然不可能坐視。
所以,張王后擺明了就是要爭這一口氣,就是要讓崔王女難堪,脖子一昂,冷笑道:
“沒錯,哀家就是為了孝義,要代弟一死,你有能耐就動手!”
張王后這一逼,頓時就將朝堂上面的這個局走死了!
崔王女不動手的話,那今天崔王女顯然蓄謀已久的發難就只能被揭過去,戰敗的事情也只能淡化處理,但崔王女若動手的話,滿朝文武大臣甚至包括王女黨,也是必然不可能坐視,勢必要勸諫,相當於崔王女又站到了滿朝文武的對立面上,將局面硬生生的扳了回來!
因此,在大家看來,崔王女竟是被逼迫入了絕路!!
不過,就在這個劍拔弩張的時候,崔王女卻是忽然一笑,將空氣裡面的緊張氣氛化解了不少:
“嘖嘖,真是姐弟情深啊,本宮只是想要試試看王后您與討蠻將軍的情誼究竟有多深厚而已,怎麼可能打打殺殺的呢?現在確定了王后真是孝義無雙,此事也就好辦了。”
崔王女忽然這麼輕飄飄的一轉折,張王后立即就生出來了一種十分不祥的預感,就彷彿是雨天夜晚爬山路本來就走得十分艱難,卻是眼看要到山頂了,卻是不小心一腳踩空心中的那種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