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瘟疫之神和幸運之神聯手後終於找到了吳作城的一處破綻,他們犧牲了三個赤旗本,然後又動用了關押在吳作城裡面的十一個俘虜內線,終於得手了一次陰謀,而這一次陰謀也確實是給吳作城帶來了重創。
馬瘟開始在吳作城當中蔓延,並且這種烈性馬瘟的傳染性極強,發病也是奇快,瞬間就席捲了整個吳作城當中的馬群。
根據日夜都在吳作城外的海面上巡邏的船隻水手說,在瘟疫最盛的時候,每天從吳作城後門小碼頭拋棄的戰馬屍體甚至多達上千具!!很多時候,抬馬出來的三里部族人都是大聲號哭,當瘟疫結束的時候,經過對方面的評估,吳作城裡面的戰馬能剩餘下來兩三千頭都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了。
這樣的戰果被確認之後,端的是令東海聯軍歡慶無比,連眾多的將領也是鬆了一口長氣,要知道,吳作城裡面這些草原蠻子最擅長的就是騎兵奔襲,這也是所有的人最忌憚的,騎兵戰法甚至都給他們的心中帶來了非常深切的陰影。此時吳作城當中的這些草原蠻子騎術再在怎麼了得,射術再怎麼精湛,沒有了馬兒那就相當於是沒有了翅膀的笨鳥,完全耍不出什麼花樣玩不了什麼算計了。
這一次暗算得手之後,就連素來小心謹慎的鴉鬼策也是鬆了一口長氣下來,難得的請部下吃了一頓飯,並且還喝醉了。在面對吳作城的第一線,鴉鬼策的壓力也是極大的,可以說是屢敗屢戰,同時還要應付面對內部的爭權奪利和掣肘。
這一次永鳥殿下的事件和剛波戰死之後,也是切切實實的給東海聯軍敲響了警鐘,所以對鴉鬼策提出來的要求也是格外的優容,鴉鬼策覺得哪個將領桀驁不馴不好,馬上就將他調走便是,切實的確保軍營當中他大權獨攬,只有他的一個聲音。
除此之外,乘著此時大軍還在,並且還劫掠了這麼多的漢人奴隸的機會,更是將壁壘防線給重修了起來,之前壁壘防線的牆壁高兩丈,這一次則是四丈了,上一次林封謹採取閃擊戰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一次就在吳作城到壁壘防線之間密密麻麻的挖了足足幾十萬個碗口大小的深坑,不要說吳作城裡面戰馬死得七七八八,就是其全盛時期,在這樣的草原上也不可能奔跑得起來。
同時,鴉鬼策覺得自己兵力不足,直接給他的兵力補給到六萬。
上一次離開的時候,留給鴉鬼策的存糧太少,這一次搶來的糧食都吃不完了,所以給鴉鬼策留下來的糧食足足可以支撐三年。
鴉鬼策覺得防線上面的器械太少了,那就一個字!拆!將船上的那些弩炮什麼的都統統的補充過來。
終於,鴉鬼策也沒有什麼話說了,他撫摸著新修的壁壘防線,表情沉醉,簡直就彷彿像是在撫摸著家鄉酒町裡面塗黑了牙齒的歌妓的奶子,在各位領導的面前大聲的保證道:
“下一次草原蠻夷再來的話,準教其屍骸填滿這片曠野!這幫草原蠻夷,就乖乖的等著在這吳作城裡面發黴發臭吧。”
各位領導仔細的觀摩了一會兒,覺得鴉鬼策不是在吹牛B,說大話,終於就放心大膽的離開了。他們此時也是達成了共識,兵貴神速呀,要乘著中原諸國還沒回過神來的機會再深入到沿海的區域狠狠的撈上一筆。
根據天盧殿下的分析,還有東海諸國安插在了中原朝廷當中的探子回來,面對第一次的襲擊,中原四國(沒有西戎)的反應很是詭異,都是在疑神疑鬼的,覺得應該是周邊的鄰國在搞鬼,甚至連對手都沒有弄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嚴令各州縣嚴加戒備,短時間內還決計無法做出什麼有效的反應。
可是,東海聯軍祭出來的這招這種沿海作戰橫渡的戰鬥方式,對於中原四國是完全陌生的,只要是靠近沿海,甚至在大河邊的城市,可以說都會被覆蓋納入到攻擊目標當中,各州縣嚴加戒備卻沒有實際上的援軍前來,因此帶來的唯一後果,就是將各地弄得人心惶惶,於大局沒有半點好處。
對於東海聯軍來說,上一次前去的時候一來是沒有經驗,二來是人生地不熟,更重要的是心中也沒底,所以在一系列的過程當中犯下了很多錯誤,這一次去的話,就要好好彌補一番了。一定要將上一次犯下的錯處和遺憾給狠狠撈回來。
***
雖然吳作城地處北方,但是,此時畢竟也是四月末了,春天的氣息悄然的撲入到了這座被圍困了兩個月的城市當中,林封謹坐在了自己的書齋前正在提筆書寫臨帖,一抬頭就見到窗前的梨花桃花已經是得了地氣,開的紅白繽紛的十分精神,旁邊樹上的芽孢兒也是泛出了嫩綠,叫人一看就覺得生機盎然。
這時候,外間卻是傳來了腳步聲,林封謹聽了以後便微笑道:
“今天怎麼來得這麼早?”
來的人正是協助林封謹處理內務的斡離,聽了林封謹的話以後,斡離勉強笑道:
“今天的公務比較少,所以三下兩下就處理完了,這剩餘下來的只有兩封文書需要公子批文的,所以就送了過來。”
林封謹微笑著點點頭,將那兩封公文接了過來,斡離面色數變,忽然跪倒在了地上,忍不住哽咽道:
“公子!求你一件事!!”
林封謹頓時變色,急忙去扶他起來:
“你這是做什麼?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斡離垂淚道:
“求公子早日離開這絕地吧,雖然現在吳作城被圍得水洩不通,但是公子身邊的奇人異士眾多,還有聖獸追隨,要想逃出去的話那也是有很大把握的,沒有必要陪著我們在這裡殉葬!”
“我們死了也沒什麼,整個三里部的部族的根已經轉移了出去,還要公子看顧,請公子務要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