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上茂會以保護價格收購他們國內的特產品,同時,每年拿出一部分的絲綢,茶葉,瓷器貨物,以平價來銷售給他們。
這樣的話,雙方就達成了和議,上茂的商船便是能夠在這幾個主和的國家的勢力範圍內自由航行,安全能得到保障。
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對於李虎他們來說,重中之重的是,海貿一開,上茂城重新恢復了造血輸血的功能,煥發出來了青春,至於損失的那半成海貿利潤也能叫個事兒?
而東海聯軍那幫人在他們的眼裡面就是傻子,一干人都等著被宰呢,結果果然是這樣,東海聯軍這幫人開出來的保護價只是最初的收購價的三倍而已。
或許他們覺得三倍的價格已經相當不錯了,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內地對“舶來南洋物”的飢渴,上茂城轉輸到了各地去以後,這些商人可以輕輕鬆鬆的賣出十倍的價格去,與之前的區別只是少賺多賺的區別。
至於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貨物平價賣看似虧了,但是,奸商要忽悠人總是有辦法了,每年被騙的自己人都不知道多少,何況還是這些東海蠻子?東海的這幫人只認茶葉,卻不知道這明前的茶葉和夏茶的價格就要差上一大截了,絲綢和陶瓷也是這樣,總是有以次充好的法子。
在上茂商人的眼裡,東海聯軍這群人真的是被賣了還幫人數錢的肥羊!
而對於東海聯軍這部分人來說,也是格外的驚喜,首先自己國家的商品居然可以內銷轉出口了,這樣的話,國內的那些人有事做,活兒幹,自然就緩解了國內矛盾。
其次,還能平價輸入國內稀缺的陶瓷,茶葉,絲綢!!當然搶這種無本萬利的事情是多多益善的,問題是冒的風險也是極大,自己拿了這部分平價購買的貨物,轉身就能賺一大筆。
而那半成的海貿提成,更是和白撿的一樣,比搶更划算了,東海這幫人好歹也是一個國家的存在,知道搶是一錘子買賣,而這是細水長流,就像是下金蛋的雞一樣,那是一直都有的好事,更何況搶的話還要自己動手,還要出兵出糧草冒風險,這卻是別人將銀子主動送上門來,有這種事情為什麼要還動武呢?
所以,當上茂的商船隊浩浩蕩蕩的開到了吳作城外兩百里的時候,吳作城就已經是如臨大敵,馬上進入到戰爭狀態!為什麼,因為商船隊雖然是熟人,可是商船隊周圍還有東海聯軍的戰船啊!
這些戰船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自然是護航。
很難理解是不是?
就像是周圍有黃皮子的時候,農家就會圈籬笆養狗來保護自家下蛋的老母雞一般......這當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那麼對號入座,咳咳,上茂的商船隊就是那隻下蛋的老母雞,而海中的怪獸,甚至那些主戰的東海聯軍勢力,就是可能對老母雞造成威脅的黃皮子,農家當然就是主和派的東海諸國。
而籬笆和狗......自然就是護航的這些東海聯軍戰船了。
當然,最初的時候,吳作城裡面的人是不知道這些的,他們直接就將這船隊當成是被東海聯軍俘虜的,所以嚴加戒備,不過雙方派人面對面的說開了以後,為了預防萬一,還是要求東海聯軍的戰船去窟窿灣那邊駐紮,這幫人也只能忍氣吞聲的被攆了過去,畢竟吳作城輝煌的戰績對他們來說,還是有著相當強勢的壓制的。
接下來自然是進入了相關的流程,雙方交接貨物,南邊兒此時對草原上的特產已經達到了飢渴的地步,因此吳作城的船隊裝滿了以後便連夜啟航,並且說了下次再來的時候,多半船隊的規模會擴大一倍。
這一下子吳作城這邊頓時也是有些傻眼了,大家都知道戰爭對經濟會造成巨大的破壞性,所以說這交戰以後,草原上的皮貨,幹筋等等特產的產量也是在直線下滑,鑑於東海聯軍這邊還有進攻的可能,所以大小部落也都遷入到了內陸。
然而總不能讓人家下次來的時候無貨可裝!所以要籌齊這些貨物的話,那麼就要緊急排程了,這樣一來的話,一干人自然是忙得腳後跟踢後腦勺的,幾乎連喝口水喘氣兒的時間都沒有,加上林封謹還在東夏逍遙,群龍無首,可是將吳作城那一幫人給忙壞了。
這一次林封謹入關之後,也是得去吳作城看一看,安撫一下。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
從這關口到吳作城的路上,恰好便是有一名妖命者在這裡隱匿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