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劃到了湖對岸的時候,月亮已經靠近到了中天的位置,林封謹感覺木筏也是在微微的搖晃,波浪也是隨之大了起來,不停的“嘩啦”嘩啦的拍擊著險惡無比的山壁,林封謹仰頭望去,更是見到那山勢在黑暗裡面更加鋒銳猙獰,直欲擇人而噬的惡獸牙齒!
看著拍打湖岸的波濤,林封謹忽然明白了為什麼一定要滿月的時候才能進入璽宮。
修築這璽宮的人,可以說是對天文水利都是精通無比!這納雍錯乃是在邊陲之地,便不會像是江南一帶,容易出現洪澇災害,所以其水位應該是常年變化不大,所以,修築這璽宮的人應該就設定了一條隱秘至極的暗道,這條暗道的進水口,應該就在納雍錯平時的普通水位之上。
但是,一旦出現了滿月大潮汐的時候,納雍錯就會受到影響,潮汐導致其波濤就會洶湧一些,因此不停拍打的波浪便會達到了相應納雍錯最高的水位上,這裡也就是暗道的進水口,不停的將大量的水灌入到了暗道當中。
接下來當灌入的水達到了一定的重量,自然就會觸發機關,這機關就更簡單了,類似於公廁裡面的定時沖水水箱那樣,然後將璽陵的入口大門開啟。如此利用大自然的規律來設定機關的,也當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
根據情報上的記載,林封謹他們將木筏劃到了一處岩石的下方,上面說這塊岩石形狀若桃,很容易辨識,但是在這黑夜當中,林封謹看著這塊巨大的岩石,卻彷彿像是一顆被生生挖出來的血淋淋心臟,好不瘮人。
到了這一處岩石的下方以後,林封謹便見到果然若記載當中所說的那樣,旁邊的石壁上有三塊凸出來的圓形石頭,林封謹先按下中間的,再連續按下兩次左邊的,最後再按下一次中間的,頓時就聽到了山體內部傳來了隆隆的機關聲。
至於右邊的,上面沒說按了會怎樣,不過應該是沒什麼好果子吃。
緊接著,林封謹便和野豬重新划動木筏,來到了這納雍錯的西側,便是在這湖面上老神在在的待著,似乎在賞月一般。
其實林封謹此時已經是到達了璽陵開啟的門戶上方,其門戶就在水下,根據林封謹的推斷,自己開啟門戶以後,那神秘組織中人必會前來,屆時這附近的水中,便潛伏了二十名精通水性的毒牙都成員,而附近的山林裡面更是有塗章家出動的高手,還有向雄率領的剩餘的三十名毒牙都成員!
林封謹便是擺明了要在門戶關閉的最後一刻再進去,神秘組織中人就必須和自己硬碰硬的大戰一場,這乃是不折不扣的明計陽謀,若是對方不來的話,自己便可以進入到璽陵當中乘勢取寶。
至於對方想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好戲,比如說是等到他們取到了玉璽再行截殺,那則是有些異想天開了,只要玉璽一到手,那麼林封謹一方就完全是處於了主動狀態,一旦出去以後,大家都是一鬨而散,或者說是有什麼類似於五鬼搬運術的秘術,可以直接將玉璽這種小物件送走的,都是有著很大可能的!這樣的風險無論是誰都不會冒,也冒不起!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林封謹忽然看到了遠處冒出來了一股淡淡的青色煙霧,在皎潔的月色下分外醒目,不過很快的就飄散而去了,只是看那煙霧的位置,少說也是在距離這裡二三十里外,所以林封謹也並不以意。這裡本來就是罕有人煙的地方,有是滿月之夜,什麼老狐吐丹,蝶妖化瘴都是實屬正常的。
大概又過了小半個時辰,林封謹感覺到了納雍錯的湖水浪濤開始漸漸平靜,並且潛水下去,聽到了下方的機括開始出現了微弱的“咔嚓咔嚓”運轉的聲音,因此知道這門戶即將關閉,皺著眉頭苦思了一會兒道:
“難道說,那田襄子中了已經大成的瘴氣蜘蛛,外加被塗章家給控制住治療的藥物,對方只能遠去求醫,真的是沒有辦法及時趕回來不成?”
此時眼見得還有數分鐘入口即將關閉,林封謹再不遲疑,很乾脆的就發出了訊號,讓向雄率領的所有人現身,然後按照計劃行事。
此時林封謹雖然貌似在湖面上,但這裡的湖水卻是不怎麼深,大概只能平齊到成年人的脖子處,裡面生長有水藻,絲草,綠帶等等,有一些類似於沼澤的地形,好在下方的淤泥不深,大概是因為這裡在冬天的時候會枯乾出來的緣故。
這時候身邊有著大群的手下,自然就用不著林封謹事事親為,他下水之後,便見到了一干手下佩戴著避水珠,水下有一個黑沉沉的洞口,已經有人遊入進去探路了,林封謹游到了洞口的旁邊,用手試了一下,發覺並沒有湖水流動的感覺。
然後又看那洞口,乃是用青色的巨大條石砌成,每一塊大小都等同,至少也是有三尺寬,一米長,之間的間隙更是嚴絲合縫,連頭髮絲都透不進去,可見這工程修築的時候乃是何等的精密,建造水準實在是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地步。
這個四方形的黑沉沉洞口大概有普通的房間大小,便是三人,五人同遊也足夠容納得下,並且還並不擁擠,林封謹游進去了以後,這才發覺這通道奇長,並且還是斜向下方,他本來以為只有四五丈的距離,誰知道足足遊了半里地以後,才見到前方傳來了亮光,仔細一看才發覺,原來前方已經無路了,只能往上方的水面遊了過去,便浮了出水,自然有先來的人伸手拉住。
在水底潛泳這可是個體力活兒,必須得休息一下再走,好在這一次林封謹和向雄兩人都準備充分,避水珠什麼的都是應有盡有,輜重藥物什麼的也都是管夠,甚至連食物水之類的向雄也是用乾坤袋裝了很驚人的數量,估計這麼多人在下面吃一年都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