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天擇成語> 第八十五章 隱藏寶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五章 隱藏寶物 (3 / 3)

並且更重要的是,似乎敖家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敖溪這一次之所以肯不顧一切的來救林封謹,為他擋刀,這其中固然有交情在裡面發揮作用,但是說實話,林封謹一死,對敖家此時的大好局面也勢必要造成重創,利益才是敖溪對自己如此恭敬的主要原因啊。

一念及此,林封謹忽然發覺自己似乎之前走入了一個誤區,貌似現在雙方的局勢已經開始逆轉了,敖家貌似應該是更依賴自己了,而自己卻隨著各個產業的百花齊放,並不怎麼倚重敖家起來,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麼敖家貌似就應該為此付出更多的條件了.....

至少敖家此後要在自己的勢力當中進行更多的投資,比如派遣出妖怪坐騎,又比如說煉製丹藥,當然,更重要的是,此時敖家和林家僅僅還是處於表面上的合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與林家合作的還是那些蟒五,蟒六等等第三代,第四代子弟。

只要沒有被冠以“敖”姓的,在敖家當中要麼就被認為是附庸,要麼就是小孩子,因此,接下來一定要讓姓氏為敖的大妖怪徹底的進入深層次的合作當中,要與林家的關係進一步的緊密,達到一榮皆榮,一損俱損的地步!

***

三天之後,林封謹已經離開了尋州,來到了中唐和西戎的交界處。

這裡乃是一處十分險要的關隘,平涼山系在這裡突出奇兵,分出了一條支脈,這條支脈叫做青唐山,此時便是中唐和西戎天然的分界線。

青唐山綿延長達數千裡,北面就是西戎的勿赤大草原,南邊就是中唐的腹心國土,寬約百里,異常險峻,有鳥獸難渡之稱。卻是有一條滔滔大河沱江從西北而來,往東南而去,在這青唐山脈當中硬生生的鑿出來了一條峽谷,其險峻湍急之處,幾乎能與金沙江大峽谷相提並論。

在大衛年間,官府感於民生之艱,便沿著這條滔滔大河在青唐山脈當中的河道,生生的在其中建造出來了一條官道。以當年大衛的盛世,也是足足耗費了三十年的光陰。

這條官道貫通之前,從中唐的耀州運送到了西戎的雄州的貨物,得繞行整整接近一千七百里,半個多月,而現在則是隻需要一百二十里,兩天一夜而已。

大衛分析崩潰了以後,西戎率先在青唐山靠近中唐的口子上面修築起來了一處關隘,叫做勐圖卡。西戎這座關卡建立了起來之後,可以簡直就像是掐住了中唐的咽喉那樣難受!

西戎的牧騎幾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從這勐圖卡出來,肆意的在中唐腹心處的平原上進行劫掠騷擾,一旦中唐出兵的話,那麼就很乾脆的回縮排去。

更重要的是,西戎雖然境內以遊牧民族居多,但是,西戎的高層和貴族,卻是被大衛朝統治過幾百年的,對於守城攻城同樣也不是外行,所以,這一處關卡勐圖卡當真對中唐來說若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啊。

直到西戎當年發生變亂,就連大頭人多固也死在了這動亂當中,之前林封謹與其打過交道的命格七殺的譚奉沙,也是在這動亂當中命運發生了鉅變。

乘著這個機會,中唐開始猛攻勐圖卡,卻是依然數度鎩羽而歸,可見其關隘之險峻。

鎮守這關卡的,便是天下四大名將之一的彎刀將軍烏骨突,此人的一生功業和名氣,幾乎都是建立在中唐的府兵的累累屍骨上,就連其天下四大名將之一的位置,也是由此而來。

正因為如此,誰也沒有想得到,中唐竟然巧妙的運用了反間計,成功的招降了烏骨突!將這勐圖卡給納入到了囊中,改名為降龍關,這招降的過程,此時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目前只知道中唐許下的條件有“永鎮降龍關”。

有了降龍關之後,中唐終於獲得了喘息之機,不過因為西戎人依然有放牧的習慣,屬於是半耕作半放牧的國家,所以就算是降龍關易手,對他們的威脅也並不大,畢竟中唐聞名的府兵是以攻堅和血戰而知名於世,而絕對不是長途奔襲,機動,襲擾。

林封謹這時候就站在了降龍關前,仰視著這一座雄偉的關隘。

因為這一處關隘最初乃是西戎人建立的,所以就算是後來落入到了中唐之手,屢次的進行了修葺,但城牆主體那大塊的岩石牆,大開大合的建築風格,依然透露出來了蠻荒,兇殘,粗獷的風格,加上自從這關隘建立以來,至少都有十幾萬人戰死在這裡。因此自然有一種悲壯蒼涼的感覺投射而至。

不過,雖然目前中唐和西戎之間一直不和,時有摩擦發生,降龍關這一處戰略要地卻已經和平了整整二十年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那便是因為西戎人相當的清楚這降龍關的險要,根本就沒有必要來讓自己的子民和士兵白白的將鮮血浪費在這裡,何況鎮守此地的還是彎刀將軍烏骨突呢?

所以,中唐和西戎之間的摩擦和戰事,往往都發生在了東北方的陝州一帶這裡的地形雖然算是平原,卻是溝渠縱橫,阡陌連綿。對於西戎人來說,平原地形利於騎戰,可以接受,對於中唐人來說,隨處可見的溝渠和阡陌卻是剋制騎兵的天然地形,在此處作戰也是並不吃虧。

在雙方都能接受的狀況下,所以陝州也是一直都混戰不休,換來的就是降龍關這裡二十年的和平。(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