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甚至都懊惱早在三四月的時候,就應該將林封謹提前一步收入囊中的,考慮那麼多做什麼?白白讓好一塊肥肉落到了王陽明的嘴巴里面。
面對這麼一份厚禮,王詢之真的是有些忐忑,忍不住傳音道:
“父親.......這是不是太貴重了些?”
陽明先生卻是微笑著坦然受之,同時悄然回應他道:
“昔日秋山以家財之半來作為束脩,某納之,今日林封謹以家財之半來作為束脩,為何某不能納?”
秋山就是文秋山,現在陽明先生門下最得意的弟子,沒有之一。因為能夠和他並駕齊驅的弟子都已經死光光了。此人當年家貧如洗,只有小半筐番薯,卻以五隻攜來做拜師禮。所以陽明先生說,文秋山用他家產的一半來做束脩。
王詢之頓時有些答不出來,陽明先生又問:
“文秋山和林封謹這兩個學生在入門的時候,同時都是拿了一半家產出來作為束脩,你覺得二者誰更有誠意?”
王詢之苦笑,不能答。
陽明先生最後淡淡的道:
“學生用敬重父親的姿態和心意來敬重我,我便用對待子孫的方式來造就他,本心無愧,便為本門根基,你的修為,終究還是差了一層啊。”
這個時候,學生獻給老師的束脩完畢以後,按照常理,老師也是要還禮給學生的,眾人都是在眼巴巴的看著陽明先生會回贈什麼東西,結果大失所望,就是一套普普通通的文房四寶而已,盡顯淡定風範。
禮畢以後,便是師長要勉勵幾句話,無非都是大同小異。
不過就在大家都以為拜師儀式完結了的時候,林封謹忽然跪下去,誠懇的道:
“師尊,九淵先生曾經救過弟子性命,並且無論如何,弟子也在無意當中學過了他的獨門招式,更重要的是......我還對九淵先生有所虧欠(指林封謹殺了他的關門弟子孫和林),弟子能否做九淵先生門下的記名弟子?”
林封謹這句話一說出來,眾人譁然,雖然弟子和記名弟子這兩者並不衝突,但實際上也要看人。尤其是高傲的九淵先生是否會容忍自己被拿來當做備胎?林封謹這樣做會不會惹怒陽明先生?
當然,除了當事人之外,沒有人知道,林封謹的這個舉動其實都是陽明先生主動授意的,一個好的老師,懂得因材施教,陽明先生當然看得出來,林封謹貌似溫文爾雅的背後,其實卻是蘊藏著十分激烈的桀驁。
而這種桀驁,與陸九淵劍法當中的鋒芒畢露堪稱天作之合。
所以陽明先生才會有此授意,但是,這件事陸九淵本人是不知道的,就陽明先生對這位老友的瞭解,依照他的古怪性格來說,大概答允的機率只有不到三成。不過陸九淵拒絕以後,陽明先生便打算退後一步,請他指點一下林封謹的七國劍,想必這應該是無法拒絕的了。
面對林封謹的請求,陽明先生含笑點頭,同時望向了自己的老友。陸九淵顯然也是有些吃驚,不過立即就陷入到了沉吟當中,這顯然是個訊息,貌似他應該是在考慮要不要同意?當然,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在考慮怎樣得體的在這種場合拒絕掉這要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