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過來也是接近一年了,林封謹小試牛刀,便將家裡面的帳冊弄得四平八穩的,隨便弄幾個促銷的小手段,家裡面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此時林員外知道瞞不過他,比了兩根手指頭出來。
“兩百兩?!”
“還要多一點……”
“難道是兩千兩?”
“我最初也是報的這個數,那學正一口唾沫就呸我臉上來了……..”
“瘋了!一個童生都要兩萬兩!我們家在宜城的鋪子也賣了吧?”
林封謹聽到了這個訊息,真的是又驚又怒。
“我的兒啊,你不知道咱們家雖然表面風光,但在交接應酬的時候沒一個讀書人要受多大的委屈………”林員外立即訴苦了起來,不過胖臉上的小眼睛卻還是不停的悄悄打量著林封謹的臉色。
他從小就溺愛這個兒子,偏偏還是三代單傳,在以前林封謹喜歡浪蕩冶遊的時候還可以擺出父親的威嚴說幾句,當然打是一定捨不得的。而等到林封謹穿越以後,更是若浪子回頭一般煥然一新,略施小計點撥幾下,家裡的事情就蒸蒸日上,這下子林員外就更拿不出當爹的威嚴了。
而面對這種情況,林封謹除了苦笑嘆息之外,還能說什麼呢?這時候正好管家過來請示事情,林員外立即如蒙大赦,板起臉咳嗽了一聲就踱著步子往外面走,臨到門口忽然記起來了一件事,回頭道:
“哦,對了,剛剛王伯回來,說你上個月列出來的那份清單上面的東西都買了回來,全部放在你的書房裡面了。”
“那些東西買回來了嗎?”林封謹頓時大喜,自從參加了童子試以後,前世身為博士的他就信心滿滿的覺得一定能中,當然接下來就是選擇書院的問題了。
此時畢竟乃是古代,資訊相當的不匱乏對等,更是不會有鋪天蓋地的招生廣告之類的東西,所以很多童生秀才選擇書院都是秉承一個原則:離家近,能節約一點路費是一點。
林封謹當然不贊成這種盲婚啞嫁的就學方式,對於已經在恐怖的“畢業即失業,就業啃老族”的前世裡面摸爬滾打過來的他來說,擇校實在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他讓各地的夥計收集的,則是這個時代的很多文人撰寫的一些雜記啊,詩詞,自傳等等東西。從這些東西里面的一些一鱗半爪的記錄當中,可以推算還原出各大書院的一些特色。
“唔,這個叫做郭達的人寫的詩,說他在五德學院裡面讀書的時候:神思若流泉,做官的時候反而枯竭了,一個人或許是形容溢美,但是結合前面的雜記來看,很多人都有這個說法,五德學院確實在風水方面應該有獨到之處啊。”
做出了這個結論以後,林封謹拿起了毛筆在旁邊的宣紙上面刷刷刷的勾勒了幾下,居然弄了一個EXcEL的表格出來!這也是他前世的習慣造成的,在上一世的時候,林封謹就迷醉於資料分析,甚至拿到了麻省理工大學的資料學和分析學的雙料博士學位。
林封謹最相信的一句話就是,資料不會說謊,在資料背後反應出來的東西,才是最為深刻的!所以他現在就在嘗試,將這些聞名遐邇更是披上了一層神秘無比面紗的書院來進行資料方面的量化。
在草草劃了幾筆以後,叼著毛筆翻著書堆的林封謹又讚歎了起來:
“唔,金錢的魔力果然是無處不在的,縉紳錄這種東西也可以買來。”
縉紳錄這種東西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全國上下的官員名單和簡歷。
這玩意兒無論是在哪個朝代都是必出的,得志的官員會在這本書上面搜尋同鄉來建立自己的“鄉黨”,不得志的官員會在上面尋找打秋風的物件,得意的文人會在上面尋找投遞詩文可能賞識自己的官員,不得意的文人會在名單上尋覓那些辭官但是有復起可能性的官員前去投奔。
“縉紳錄名單統計出來了,現在五國當中,縣令以上的文官官位(未包括吏)一共是五千七百人左右,接受過書院的教育的超過兩千五百人,這其中,東林書院的佔據7%,五德書院的佔據5%........”
隨著林封謹的漸漸完善,順帶將資料錄入,宣紙上面的表格也漸漸趨於完成了。一系列的資訊就直觀的反饋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