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搭您的順風車做一個,想問問價錢。”
吳奪話音剛落,大家都笑了起來,氣氛一時間顯得很融洽。
章成錦也笑了笑,“好,感謝大家,這底邊積釉處的釉色問題,回頭我和瓷都的師傅再商量下如何改進。”
章成錦說完之後,仿若有意無意看了吳奪一眼,而後一手抬在胸前,手指捻動兩下。
眾人散去之後,吳奪先去吸菸室抽了一支菸,而後又去敲響了章老辦公室的門。
“請進!”
吳奪進去之後關門,“章老,您有事情要交代我?”
“你小子!不是我有事情要交代你,是我看你當著大家的面兒不願多說,所以才暗示你過會兒找我單獨說。”
“其實也沒什麼,技術細節上,也就大家說的那一點。我想說的,只是感覺上的,所以就不要班門弄斧了。”
“感覺上的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我做一件高仿幹嘛?不就是為了欣賞、為了追求一種感覺嘛!”章成錦指了指沙發,“坐下說吧。”
既然是單獨面對章成錦,而且章成錦都這麼說了,吳奪也就不再含糊,坐下之後便道:
“章老,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這釉質釉色,應該有一種特別的精氣神在裡頭,這和宋人追求的的美感應該是一致的。我的理解是,這種精氣神,是一種溫潤的雅緻,是一種文靜的風情······”
“說得好!”章成錦聽到半截就一拍桌子,“這件水仙盆,釉質釉色看似到位了,但是釉質和釉色之間,卻還有一種夾生的感覺,導致這種精氣神出不來!”
吳奪沒想到居然和章成錦不謀而合。
在沒有“聽”的情況下,這純粹是他個人的一種感覺和理解。
結果章成錦也是這麼想的。
這一少一老,一前一後,一人一半,給說了出來。
實際上,這種感覺,也不純粹是眼力的高低使然,而是對歷史文化和藝術表達的一種理解。
吳奪出現和章成錦同樣的理解,雖然在閱歷和眼力上有差別,但至少有一樣東西是相同的,那就是對古代藝術品的熱愛。
當然,吳奪的真實眼力雖然不及章成錦,但是這麼長時間一路“聽”來,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