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想通,人造機器人替身不是本人這個邏輯,她的存在就像是邏輯一張照片或者錄影,你覺得這兩種東西能夠替代真人嗎?”北冰洋說道,打了一個比喻說明以複製思維生成的邏輯判斷體現出來的人性只是一個過去的體現。
不能體現現在及未來。
“你不打算嘗試製作一個鋼鐵之心的艾莉婕了?”萬萬問道。
“做,當然做,
青鳥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我們的思維方式受限於我們的感知方式,
程式狀態下的人格會不會有另一種感知方式,
是我們人類範疇所不能理解的,
一種既不能體會也不能表達的感知方式,
可能在程式狀態下就能實現,這是艾莉婕的嚮往,
我們兩個針對這個事情一個想到了維度空間,一個想到了量子空間,
我們都想看看能不能透過這種方式跨入這兩個領域,
哪怕只有一個也足夠了。”北冰洋回憶起翻看青鳥影像,當中艾莉婕和青鳥的對話。
他們兩人的想象力多麼的天馬行空。
如果把人類記憶放入自己的克隆體內,那這個克隆體是不是就是自己呢?
人類的固有思維,個人人格的唯一性,接受不了也理解不了儲存了了自己記憶的克隆體怎麼就會是自己了呢?
但有個奇怪的現象,人類能接受面對,並且認同未來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就是自己。
北冰洋艾莉婕同樣認為,什麼時候人類能脫離五感的束縛,能夠接受反邏輯思維,那麼人類就基本上可以在空間維度上跨一大步。
這些都是後話,現如今先把艾莉婕的軀體做出來,有時北冰洋在思考,製作軀體時萬萬難免會看到一絲不掛的機器人艾莉婕,這算不算自己的媳婦兒被人看光了?
不自覺的感覺有些吃虧,有心讓萬萬迴避,可自己不是全能的,神經元技術上還得萬萬操作,於是就在這種隔應的狀態中慢慢完成了艾莉婕的製作。
艾莉婕身材嬌小,所有尺寸資料都來自於趙不群那邊的鐳射掃描,這也是是北冰洋隔應的一方面,這便是承載艾莉婕記憶的軀體,那邊是艾莉婕的肉身,如今都被人看光,好在趙不群最起碼是個醫生。
這世界上還有誰能夠體會這種不可言喻的感覺,當然作為當事人艾莉婕是最有發言權的。
她是是如何發言的那要看程式執行情況了。
在萬萬的鄙視眼神下,北冰洋把萬萬和過來調節視覺系統的向前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