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 108 章 夏國市場的評定等級……
周漁這個想法, 其實根本不是自創的,而是跟著美國學的,他們不就喜歡搞同盟, 排斥夏國進入嗎。
那夏國人日化産品質量評定會, 為什麼要允許他們加入呢?
當然,這些是無法跟侯顯明他們說的, 不過好在,經過了老祖宗上千年薰陶的夏國人,對這招背後的意義都明白得很,周漁一出口, 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中間的不同。
無論是直接邀請還是一年兩年, 其實都是預設了條件——我們歡迎你, 早晚都讓你進入。
這是一種敞開的態度,展現的是夏國人一向的以和為貴的態度, 但是,我們總覺得對方是外國人,要友善, 要寬厚, 但實際對方是這樣嗎?
不是的,百年前他們不是這樣, 如今但凡參加過廣交會的,都心知肚明, 對方是怎樣壓價的。
人家不講友情, 只講利益。你不設條件, 對方只會得寸進尺。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純粹一點,只講利益呢。抱成一團就是比一盤散沙更有凝聚力, 更能抗衡,更有利益。
當然也有人有點擔心,襄陽日化的廠長劉海玉就說:“我倒不是覺得不行,就是怕跟政策相悖,國家這兩年大力引進外資,也是為了提高行業水準,我們這樣,是不是對著幹呢。”
周漁的回答是:“既然如此,我們的評定會並不會影響什麼。如果他們足夠強大,那他們就不會懼怕我們抱團,如果他們不夠強大,如何來提高我們的行業水準。”
周漁這話說的頗有殺氣!
但不得不說,道理就是如此,這事兒自然就這麼定下了。
當然這事兒不可能不上報到日化局,梅若雪那裡自然也收到了不少的反饋,有人認為這是好事:“市場經濟是什麼,就是自由的。周漁說的對,誰的本事大,誰就能發聲,做不到,那隻能說明他們不夠強。”
當然也有人擔憂:“這不是一個禮儀之邦應該幹的事情。”“這樣的閉塞,不是排外行徑嗎?怎麼可能進步呢?”
而且後者的聲音也不少,梅若雪全都壓了下來,她這裡沒反應,自然有人要往上再反應。
梅若雪站在輕工業部部長面前,將侯顯明交上來的會議記錄拿了出來,放在了部長面前,說道:“我贊同周漁的觀點,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好。自古以來練兵,都得有來有回,一味的碾壓,只會讓人恐懼,讓人膽怯,讓人無望,從心裡到身體輸的一塌糊塗,最終完全潰散,任人宰割。”
“只有打得起來,才叫磨煉。練兵不是讓我們的兵不穿盔甲,不擺陣型隨意沖撞,這不是練兵,這是送死。練兵應該是拿出我們的最大的實力,跟對方切磋切磋。”
這個插曲周漁是後來才知道的,不過她並不意外,這樣一個行業內的大事,雖然是她提出的,但必然有無數的人支援才能做成。
她只是站的比較顯眼而已。
不過周漁還是打電話給梅若雪表示感謝,她都知道梅若雪的性子會說什麼,果不其然,她說的是:“我只是在做我的本職工作而已。”
就像是她面前的蔣學,這會兒瞧見她來了,一邊開玩笑:“周總,我現在想見你一面可是不容易。”一邊從抽屜裡掏茶葉,給周漁沏茶。
周漁則直接拿出了半包茶葉遞給他:“喝這個。我從朋友那裡薅過來給你嘗嘗的,說是自家老樹上的茶葉,自己炒的,我聞著不錯,把剩下半包都給你拿過來了。”
蔣學愛喝茶,周漁第一次見他就發現了——一個罐頭瓶時時刻刻都泡茶,從早到晚不閑著。當然也不喝好茶,用他的說法是:“好茶太費了,我這就是提神的。”
一聽周漁說,蔣學就接了過來,一聞就知道不錯,半包茶葉不犯紀律,他直接就泡了這個。
然後遞給周漁一杯,自己拿著一杯坐在了周漁對面的沙發上,邊輕輕吹著茶葉邊喝邊說:“這茶不錯,難得你還想著我,不過茶不重要,我這為外彙急的頭發都要白了,你快點講講吧。”
他說的是外彙的事情。
如今創彙多難啊,南河也就是1982年,周漁帶著商情組算是立了奇功,拿了第一,隨後這兩年,部委的商情組已經成立了,對大家自然是一視同仁。
另外,周漁弄的那個車隊,發展得倒是不錯,已經在外商中頗有名氣,大家都知道,華美集團的車免費服務也好,不過周漁的廣告面向全國廠商,南河的特殊待遇沒有了,這次秋交會的交易量,是全國第九。
說真的,原先南河就是個中不溜,如今已經到了全國前十的位置,那是應該慶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