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 章 三個要求
周漁說成立了香水調配公司, 趙立勇是一點不驚訝。
別人是三年一發展,周漁不一樣,她是一年發展好幾次。
別人建個洗衣粉廠就覺得“哎呀, 老費錢呢, 以後好好幹,就生産洗衣粉了”!
周漁不是, 她香水車間,洗衣粉廠剛剛投産,香皂三個品牌還在不停推新産品,可前兩天他還聽總廠侯顯明廠長說, 周漁已經在著力合成洗劑廠的事情。
他們的速度不是一般得快!
說真的, 一開始周漁搶人才的時候, 大家的反應是特別憤怒——這是摘果子,你們把人弄走了, 我們怎麼辦?
後來周漁開始群攻,大家就根本沒時間生氣了——生會兒氣她新産品就出來了,那不是又多一個競爭對手?
要知道, 大家本來慢慢悠悠過了幾十年, 雖然說市場經濟了,開始動起來, 那開車還得先熱熱車呢,周漁是壓根不給他們時間啊, 一幫老胳膊老腿的老廠子, 要想能吃飯, 只能將大鍋飯扔到一邊,跟著加速。
這半年多,大家是先馬不停蹄研究華美日化為什麼會成功, 隨後學著周漁對品牌定位,學著周漁推各種型別的産品,學著周漁打廣告。
一個個忙的跟拉磨的驢子似得,見面一張口就是:“我們有個産品要上市”,哪裡還有精神頭去對周漁憤怒。
不過,趙立勇有時候覺得周漁真是個神奇的人,你看明明當時她讓人拽著他的脖頸跑到總廠罵人,可他現在對周漁也沒半點氣憤,就是自尊讓他別扭點,但不好的話是半點沒有的,遇到事兒那是真傳聲。
這群本身對周漁有意見的日化廠也是如此,明明一個個追的累死累活,但漸漸地態度就不一樣了。
他不能說所有人都對周漁對華美日化沒意見,但他可以保證,但凡跟上的如今再問,雖然交梅樹村入場費的時候一個個說周漁要價高,但總的來說,那不過是抱怨,跟過去的敵對已經是完全不同了。
所以,周漁第一次說要參加,趙立勇是不贊成的,純拉仇恨,這幫人又得被刺激。
但周漁說香精調配公司成立了,還能服務大家,趙立勇眼睛都亮了,他可沒少被侯顯明嘟囔——周漁那香味怎麼調配的,為什麼我們就不行?
他二話沒說就應了:“我去跟大家商量。”
不過他也說了:“這個評比一向都是國企參加,從來沒有私人工廠,可能不太容易,但甭管怎麼樣,你的訊息我會傳遞給大家。”
意思就是,就算你不參加,你這香精調配公司的生意也不會差的。
周漁就說:“你先問。”
這三個字頗有意思,等著掛了電話,趙立勇就覺得周漁後面肯定有事,她這人不打無準備的仗。
這個評比是日化局牽頭的,每年一次,用意很簡單,夏國日化是從零開始的,大家摸著石頭過河,生産中總是有各種問題,那就湊在一起,對各廠的産品進行評定,選出優秀的,找出不合格的。
這樣一來,隨著舉辦的次數增多,整個行業的産品質量也會漸漸提升。
不過,這兩年這個評比會雖然還辦,但跟原先不一樣了——如今是自由市場,大家各憑本事競爭,有的廠家就覺得,質量好的不如賣得好,參加不參加也無所謂。
周漁主動去,他以為,周漁這是想要個官方對華美日化質量的評價。
事實上,趙立勇猜到了一半的原因——周漁是想要,但不是為了市場。
華美日化如今因為廣告多,鋪貨量大,如今已經算是夏國的日化著名品牌了,這就證明,有沒有這個評獎對銷售是不影響的——好産品用一用消費者就知道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