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 75 章 我願意當副手,給柴廠長……
那三本工作日記因為寫的內容多, 還夾著很多圖紙資料資料,已經變得膨脹,用黃皮筋緊緊的箍著。
周漁拿在手裡是實打實的沉甸甸的。
柴趕美只是來送東西, 東西送到了, 他道了一聲:“一路順風。謝謝。”就離開了。
這會兒週三春他們還在裝行李,周漁幹脆打翻開了寫著1977的那本工作日記, 柴建華老廠長的字跡是方正的小楷,很是工整,六年時間,讓鋼筆的印記有些變淺, 不過看著不費力。
第一頁上他寫道:“今日得到了好訊息, 時隔二十年後, 我終於又可以奮鬥在日化第一線了。”
“二十年前,我離開了為之奮鬥過的湘南日化廠, 當時送別的老友跟我說,建華啊,此時一別, 我們就不是一個行業的同志了。我說, 我們好不容易從零做起,讓夏國的肥皂工業起步, 我不可能離開這條戰線。”
“沒想到的是,這一別就是二十年。如今我還有兩年就退休, 感謝縣領導給我機會, 讓我還可以為日化出份力!”
顯然這不僅僅是工作日記, 還是柴建華的私人日記,這一篇的落筆時間是1977年的1月4日,也就是說, 此時富源縣日化廠還沒有開建,他只是剛剛得到了訊息,就發下了這樣的宏願。
周漁往後翻去,發現柴建華真的是沒有違揹他的諾言,從那天開始,他就開始聯系老同事,一方面是瞭解如今日化行業國內真正的現狀,另一方面則是開始問詢大家生産工藝和裝置改進問題。
周漁往下慢慢翻著,他用了一個月時間將如今整個日化行業的情況瞭解透徹,因為資金有限,做出了決定:不自制皂基,而是向著省會的日化廠進貨。但他並沒有放棄,在那張潦草的自畫的工廠平面圖上,他留下了兩塊大空地,上面一個寫著油脂處理,一個寫著皂基制備。
他還寫了一句話:不急不急,慢慢壯大。
非但如此,他還拿出了肥皂和香皂兩條半自動化生産線的設計方案——周漁這才知道,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縣城日化廠,居然有集夏國日化業改造大成的兩條生産線,都是他一點點問一點點求人,想辦法找到買回來的啊。
做這些事情,他花了好幾個月,周漁走馬觀花的看這些日記,只需要幾十分鐘。
這會兒週三春他們已經準備好,喊:“周總,車準備好了,咱們走吧。”
周漁就抱著這三本工作日記上了車,週三春原本想接過來,給她放到行李裡,周漁拒絕了,“我路上看看。”她另外說:“小王,等會兒去日化廠轉一圈。”
小王不疑有他,連忙應了。
跟眾人道別後,車子就平穩地開出了縣政府大院,小王作為司機,幾天來已經將這個縣城摸透了,直接開去了日化廠。
這會兒,因為領導都被抓起來了,裝置也賣了,縣裡專門從職工裡挑選了人守門,保護這些裝置。
周漁的車停下,門衛就走了出來——簽合同之前,周漁帶人將這些裝置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所以他們都認識周漁,瞧見是她就問:“周總,您怎麼來了?”
周漁說:“我想轉一圈。”
裝置都是她的了,自然不怕她轉。門衛立刻開了門,周漁就下車進了門,門衛還以為她去車間呢,哪裡想到,周漁卻往辦公樓後面走去,這裡是柴建華預留的兩個車間位置,但此時此刻,只有一座磚牆。
周漁就問門衛:“這後面是哪裡?是咱們廠的嗎?”
門衛立刻說:“是供熱廠的堆煤場。是咱們的,當時日化廠地方可大呢,後面都空著,老廠長說過,以後是要擴大規模建新車間的,不過,我們效益這麼差,自然沒有了,恰好供熱廠沒地方放,我們就暫時給他們用了。”
原來,柴建華真的全都規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