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請他幫忙,在離京前去紡織坊一趟。
她會提前交代墨竹,屆時幫忙把趕製出來的白棉布帶上,一同充作賑災物資。
尤其薑雲瑤還在信中點明,這一批運送過去的不管是棉布還是藥材,都會直接交接給盛知衡。
總有些屍位素餐的蛀蟲,在賑災的時候也擋不住他們中飽私囊。
薑雲瑤費盡千辛萬苦,花錢弄來的這些東西是給災民的,可不是為了給那些蛀蟲充腰包的。
相比較那些不認識的陌生人,薑雲瑤更相信盛知衡。
陳員外也是一樣的想法,知曉接手人是盛知衡後就更加放心了。
有他在,想來他們送過去的這些東西,才能切切實實的送到災民手上,用到他們身上。
如此也算沒白費他們一片心意。
...
跟薑雲瑤想的一樣,盛知衡就是個報喜不報憂的性子。
為了不讓她擔心,不管再忙他都會給薑雲瑤寫信。
但在信中,盛知衡從不會過於詳細的說自己遇到的麻煩和困難。
他隻會用簡單輕鬆的字眼,告訴薑雲瑤自己做了什麼,和她提供的治水方式以及防疫方法有哪些條例得到了有效的應用。
他越是這般輕描淡寫,從不細說自己遇到的事情,反倒是讓薑雲瑤愈發的不放心。
盛知衡自己不說,薑雲瑤也隻能找別人問了。
這段時日總會有不少訊息傳遞到薑雲瑤的手中,都是來自跟著盛知衡的,將軍府的那些親衛的。
他們交代的可比盛知衡自己寫的要詳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