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植紅薯,才能更快的解決百姓溫飽,至少產量比稻麥應當強上不少。
但論糧食的價值,紅薯比起稻麥可就差遠了。
百姓們為了多掙些銀錢,都一心隻想多種植些稻麥賣給王公貴族,富紳之家。
最重要的是,紅薯不比稻麥好儲存。
在古代這種沒有很好儲存方式,以及運輸方式的現狀下。
紅薯不好存放,更不方便運輸,其價值自然比不上稻麥。
再加上吃法上,祁月國的百姓們,多還保留著直接蒸煮的方式。
連炒菜也更像是水煮燉菜,都沒有植物油的存在。
葷油普通百姓家捨不得吃,也吃不起。
這就導致於吃法單一的紅薯,更沒有稻麥受歡迎了。
達官貴族富貴人家也不愛吃紅薯,隻因紅薯富含高纖維,有助於脂類的新陳代謝。
簡而言之,就是吃多了容易放氣。
對喜好高雅的達官貴族來說,單是這一條,就讓他們對紅薯敬而遠之了。
再加上祁月國的商戶,至今還保留著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而稻麥,才是交易中的硬通貨。
在如此種種的環境和現實的影響下,導致紅薯在祁月國的推展並不是很好。
隻有地處偏遠苦寒之地,百姓們實在沒得吃,為了果腹的時候,才會多種紅薯。
但土豆就不同了。
土豆的吃法可不隻蒸煮,還能炒菜燉肉,吃法多樣。
雖然土豆和紅薯一樣有個通病,都是在交通運輸方式落後的古代,不耐儲存和運送。
但因為土豆的吃法多樣性。
加上薑雲瑤已經在琢磨著搞植物油了,想來土豆想要大範圍推廣,過程會比紅薯要順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