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楚依依帶著薛見找到了管理外事生意的管家。
楚家家大業大,大管家有兩位,一個主管外事生意,一個主管族內雜務。
這位主外的管家名為楚山,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氣度不凡,從他身上既能看到經商人的精明市儈,也能看到修武者的堅毅威武。
值得一提的是,他跟薛見一樣,都是入贅楚家的女婿。
只是這人以前的家族太小,入了楚家便改姓為楚。
薛家雖然現在沒落了,但畢竟對楚家有恩,所以薛見才得以保留薛姓,沒有跟這位楚山管家一樣。
楚依依把薛見交給了楚山,交代了幾句,便直接離開了。
薛見在與這位管家聊過一番後,知道他也是贅婿,便開始以晚輩自居,給足了管家足夠的尊重,一點也沒把人當下人看待。
無論是生意場,還是職場上,甚至是官場,前輩都是要尊重的,但也不能太卑微,以免被人給看輕了。
一路從楚家走出,穿過幾條繁華的大街,兩人來到了一條人流稀疏的巷子口,在這裡有一家門面較小的米店。
楚山對這位年輕姑爺好感頗多,但規矩就是規矩,絕不會因為幾句好聽話,就給予方便。
“姑爺,這家米店有些年頭了,算是咱們楚家的祖產。
只是近些年,城池擴建,人流都分散到新城區了,這邊的老街老巷,人也就不多了,以至於來這買米的人都少了許多,生意蕭條。
家主說了,要是這兩個月,這米店再不盈利,就要關門,將所有好米,全部送到新城區的米店。”
薛見有些疑惑,掃視了一眼四周,卻是沒什麼人在這邊街上。
“這裡既然是以前的老街老巷,想必應該有很多老一輩人住在附近啊,怎麼會沒有人過來買米?”
糧食為生活之本,家家戶戶都需要,所以根本不愁賣不出去。
這生意是個好生意,應該是楚依依交代了,楚山經過認真思量的。
楚山苦笑道。
“以前這裡的確有很多老顧客,但前些年已經陸陸續續搬遷到新城區了。
住在這裡的,就只剩一些搬遷價格沒談弄的精明戶,知道新城區那邊米價低一些,所以寧願多跑十幾條街,也不來這裡買米。”
薛見笑了笑,原來是這邊拆遷了。
“那這條巷子怎麼沒有搬遷?”
“城主那邊還沒定下來具體的拆遷計劃,可能還要等上幾年,不然這米店早就關門了。”
接下來,薛見又問了許多關於這條街的事情。
大事小事,很多管家都沒注意的細節,薛見也都問了個一清二楚。
這讓楚山心中對於這個年輕人有了極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