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權宦 陳燈> 第111章 面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1章 面君 (1 / 2)

雙林陪在楚昭身邊,一路走進闊別數年的重重宮禁內,心裡頗有物是人非之感。

泰和殿裡帳幔低垂,光線暗淡,鎏金仙鶴香爐徐徐吐出輕煙。元狩帝半躺在枕上,面色蒼白,病容清雋,眉心處淺淺兩道豎紋,原本烏黑的兩鬢居然已佈滿飛霜,溫和的目光正看向楚昭,卻又隱隱帶了一絲審視,楚昭和他四目相觸,卻已幾步上前撲在床前跪倒道:“父皇!兒臣……”話未說完聲音已哽咽,一時這些天來的猶疑,戒備,統統都消失不見,只有一股說不出的委屈湧上楚昭心頭,只想和幼時一般,在父皇懷裡訴說心事。

元狩帝嘴角含笑,眼睛裡卻也閃動淚光:“我兒一路辛苦了,數年不見,我兒已長成如此大好男兒,真鳳表龍姿也。”

楚昭淚水湧了出來:“父皇究竟身子如何了?兒臣一路好生擔心,寤寐難安,父皇務必讓兒臣侍疾床前,略盡孝心。”

元狩帝輕輕撫摸楚昭背道:“並沒什麼大恙,不過是受了風寒罷了——都領過兵打過仗殺過人了,怎的反倒比孩兒時還不如了,這點事也要掉眼淚。”

楚昭含淚道:“父皇還當好好保重龍體。”

元狩帝微微一笑,問道:“壽哥兒呢?”

楚昭道:“暫居在驛館內,父皇想見他,明兒我帶他進宮覲見父皇。”

元狩帝道:“驛館那邊簡陋,如何住得,朕教他們收拾崇德院出來,你這些日子先住那邊,等外頭宅子收拾好,你再挪出去。”

楚昭忙道:“祖製成年皇子不可無故宿於宮中,兒臣還是出去住吧,他們並不敢怠慢孩兒的,父皇切莫擔憂。”

元狩帝一哂:“你不是要侍疾嗎?侍疾自然要住宮裡,誰敢說什麼?”

楚昭看元狩帝神智清醒,言語清明,半點沒有被挾制的樣子,看上去似乎也並非傳言中的病勢沉重到不能視朝的程度,他心裡一鬆,疑惑卻又湧上,問元狩帝道:“父皇龍體既無大礙,為何如此著急撤藩?何不徐徐圖之?”

元狩帝冷笑道:“如今朝廷各地宗藩,除了我兒在藩地勵精圖治,愛民如子,保疆衛國不惜生死,其他藩國哪裡還像個樣子,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不過是徒擁虛名,坐糜厚祿,眼看宗祿劇增,民生日匱,各個形成國中之國,朝廷反而日見匱乏,豈能讓他們如此坐大,我兒莫憂,撤藩此事朕已有打算,你安心在宮裡住下,朕自有道理。”

楚昭到底才撤藩,為避嫌疑,並不敢深問,看元狩帝有些精神不濟的樣子,便又問了幾句飲食,便起了身告退,元狩帝卻命人立刻接了壽哥兒進宮來,又喚了安喜過來,親自叮囑了一番肅王起居,才準了楚昭下去。

這日起楚昭就在宮裡以侍疾之名住了下來,果然日日到元狩帝床前服侍藥食,親嘗湯藥,無微不至,沒幾日元狩帝便傳出了病體大安的訊息,甚至在一日大朝之時親自上了朝。

原本有些惶恐不安的朝臣們看到元狩帝上朝,彷彿吃了一粒定心丸一般,元狩帝卻親自頒了旨意,道是肅王秉性純孝,處世忠厚,儒雅有節,忠於朝綱祖訓,憂思社稷安危,於藩地下詢疾苦,創辦義學,身先農桑,興修水利,賑災卹荒,深受藩中百姓喜愛,又曾拒虜於邊界,親征皆能決勝,於國有大功,於民有大德,特賜敕嘉獎,並賜王府一座,並建“忠孝賢良”牌坊,以示表彰。

太子楚昀坐在元狩帝下首,臉色鐵青。之前他授意彈劾楚昭,他看著父皇雖然留中不發,卻未必沒有猜忌之意,否則也不會下旨切責令肅王反思修身,然而後來事態愈演愈烈,從大寧藩波及到其他藩地,被彈劾的藩王越來越多,之後元狩帝病重,讓他監國,雖然大事仍需每日奏報禁中,卻幾乎對他的處置沒有異議。漸漸朝中不少臣子投向他,便是內閣大臣也多有示好之意。然而禁中撤藩令一出,朝中大譁,人人驚疑不定,雖然仍面上奉承,卻都有了疏離之意,他雖不知父皇究竟何意,幕僚們卻都認為楚昭必不肯束手待斃撤藩,且先想辦法藉此良機除掉楚昭這個心頭大患最好,派了許多心腹日夜監視大寧藩動向,只要楚昭不甘心,稍有遲疑,或有怨言,則將心存怨懟、謀反犯上的罪名往上扣,定要拿下他不可。

沒想到楚昭居然當真乖乖移藩,雖然有些失望,但是楚昭失去這十幾萬軍隊的大權,失去了藩地,那不是猶如俎上之肉一般任人宰割了?他專程跑去城門接見,就是想享受一下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覺,想看看楚昭在自己面前高高在上這麼多年,如今要向自己行臣禮的感覺。結果沒想到天降大雨,如今朝中居然有流言說因為自己當不起楚昭一拜,所以老天爺才打雷降雨!簡直荒唐無稽!然而沒想到父皇如此偏心,不僅將楚昭留在宮中住著,明明身子未愈,卻還強撐著上朝,為楚昭純孝做名聲,甚至賜了牌坊!有御賜牌坊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今後哪怕是他登基為皇,到了他親王府的牌坊前,還是得下鑾以示對父皇的尊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