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張夫子和他師父比試約定的趙錦書,在陸正田說完後,有點緊張的說道:
“師父,我……我沒承安考得好。”
一聽這話,陸承安默默地往陸正田身邊挪了下。
他很明白,此刻他保持沉默,將主場交給張夫子最好。
陸承安這些天來,也算是打聽清楚了張夫子和方舉人的孽緣。
聽聞兩人從去了同一家私塾啟蒙,見到的第一面開始,就看彼此不順眼,開始各種角逐。
比讀書,比寫字,後來參加科舉,又開始比成績。
隨著方舉人有幸以孫山之名,得了舉人功名,張夫子卻接連幾次秋闈榜上無名,敗走青山縣後,兩人的比試才暫時停止。
接著,在他入學後,張夫子一尋思,覺得在教學生的方面能贏過方舉人,才主動寫信聯絡。
現在,該讓張夫子嘚瑟了。
這麼想著,陸承安和陸正田就同時看向張夫子。
而此時,因為陸正田最起碼也被他指點過,而陸承安這個學生直接考中府案首,張夫子這會心情非常好。
瞥了方舉人一眼,覺得他最起碼在教導學生方面贏了對方的張夫子,才一臉雲淡風輕的對著趙錦書擺手道:
“錦書,你府試考中第三名,已經非常不錯。
往後多努力,跟你師父好好學習,這科舉一途絕對能走遠。
至於承安,他記性好,年紀又是所有考生中最小的,曲知府點他做府案首,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話雖這麼說,張夫子眼中得意的笑意,還是讓方舉人看的明明白白。
他冷哼一聲,對著張夫子開口道:
“張兄,承安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又才思敏銳,考中府案首實屬正常。
我覺得,按照承安的才學,夫子的指點對他來說,只是錦上添花。
你運氣真好,得了承安這麼一個學生。
我承認,承安的確不錯。”
隨著方舉人這話說完,陸承安和他爹,還有趙錦書,同時很默契的讓自己遠離張夫子和方舉人。
方舉人字裡行間調侃張夫子運氣好,白白得了陸承安這樣的學生,才能在教導學生方面贏了他的意思,大家都明白。
一時間,整輛馬車都有股風雨欲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