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韻開門見山的將自己的來意說明了。
司馬承怎會不知楊韻想要做什麼。
只見他嘆了口氣,緩緩說道:“老臣慚愧,辜負了陛下。”
“夫人,難道你答應了鄭澹,與他起兵?”
王氏不由的臉變了色。
“沒有,雖然我沒有答應他,跟著司馬彥一起起兵,但是我答應他暫時按兵不動。
雖然那鄭澹也是個小人,但是畢竟我們相交多年,又聽他說陛下自從有了妖妃,便不理朝政,將朝廷大小事宜都交給裴興和妖妃的舅舅。
為了排除異已,謀殺朝廷重臣,陷害漢安公,致使漢安公慘死。
我與漢安公曾有過同袍情義,聽聞他的死訊,我怎能不痛心,不生氣,我雖然不能起兵,但是我也便選擇不反對他們起兵。”
聽了司馬承的講述,楊韻到是有些理解。
畢竟他遠在臨湘,對朝堂上的事並不清楚,而且當年琅琊王氏支援司馬景文南下,以致後來稱帝,王敦和王導兄弟是有著汗馬功勞的。
尤其是三定江南,王敦的軍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也是為何司馬景文信任他們,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爵位都封給了王敦的原因。
只是王敦後來變質了,膨脹了,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了。
可這些,像司馬承這樣的外臣是不會知道的。
而朝廷大員被殺,也確實是查鏞的手段。
如今被人都算在了皇帝頭上。
“老大人,我就是他們口中所說的妖妃,且不說我在陛下身邊如何。
說說他們口中的侫臣,裴興裴大人。
裴令公是大賢裴楷之子,自賈后滅了楊氏之後,裴家便倍受打擊,避世於豫州,不再過問朝堂之事。
中原大亂,無論是司馬倫、司馬冏,還是劉淵,石勒,都請過裴令公出山,但是老令公都拒絕了。
石勒是什麼人,他的侄子石虎拿裴氏族人威脅,老令公卻寧死不從。
直到祖逖大人帶著陛下的親筆書信,他才同意南下。
老令公南下,一路被王敦的殺手營追殺,千辛萬苦才來到了皇帝面前。他整吏治,圖中興,卻影響了王敦的利益。
雖然王敦曾經大力支援陛下,可以說沒有琅琊王氏,便沒有如今的陛下,可終究是君臣有別,王敦早就動了稱帝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