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風華月明> 第二一七章 楊韻建言 對抗王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一七章 楊韻建言 對抗王敦 (1 / 2)

經此一事,楊韻知道司馬彥與自己必定勢同水火。

但是她是皇帝親封的清河公主,同時也是大將軍王敦的夫人,背後是琅琊王氏,楊韻心中十分清楚,除非清河公主和王敦犯了謀反之罪,否則就算他們有小錯,也不能將他們怎麼樣。

當初司馬景文為了穩定江南,得到各世家的支援,不得不倚重琅琊王氏,在三定江南之時,將長江中上游的軍隊交給王敦掌控,統轄州郡,但是這江南穩定了,兵權卻難收回來。

由於司馬景文對王敦的忌憚,他讓司馬彥嫁給王敦,一是給司馬彥一個好的歸宿,二來是想讓王敦身邊有個司馬家的人。

在司馬景文看來,司馬彥無依無靠之時,自己救她於水火,並重新讓她有了公主的尊容,她應該心存感激,何況在他的印象中,司馬彥一直是單純善良的小姑娘,與她的母親大為不同,卻沒想到司馬彥一直偽裝著自己,她並沒有絲毫的感激。

如今她有了王敦,便不在乎皇帝如何,她只剩下表面的恭敬了,其實司馬景文很清楚,就算沒有司馬彥,王敦對自己的王權還是有著極大威脅。

對於手握重兵的王敦,就算司馬景文心中忌憚,卻也只能維持表面的平和。

而王敦之所以支援司馬彥向楊韻發難,不是因為他有多寵愛司馬彥,而是他想借機挑戰皇帝在江南的威信。

如果皇帝為了一已私慾,瞞天過海,納一個逆臣之後為夫人,這傳出去,定會被天下所詬病。

雖然王敦沒有得逞,可他對皇權的挑釁也從暗地轉為了明面。

見司馬景文滿臉愁容,楊韻知道他心中所憂,安慰道:

“琅琊王氏勢大,這局面已經形成,陛下再憂心自責也是無用,琅琊王氏族系龐大,有王導、王舒這樣的忠臣,也有王衍這樣老謀深算之人,也會有王敦這種野心勃勃之人。

如今陛下只有想辦法去制衡,儘量改變現在的局面,在軍中培植可靠之人。”

楊韻的話,司馬景文雖然深以為然,他何嘗不知呀,只是軍中無可用之人,也無敢與王敦對抗之人。

除了自己身邊的修無際和青鶻,他真的想不出還有誰可以信任。

但是修無際掌管宮防,他和青鶻都不適合去軍中。

司馬景文忍不住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可惜我身邊無可用之人,更無可人之人可以與王敦對抗。”

“陛下,你可聽說過乞活軍?”

“乞活軍?不就是收留過你的那個流民軍隊嗎?”

楊韻點了點頭:“沒錯,乞活軍中有陛下可用之人。”

“你是說招安乞活軍?可乞活軍遠在中原,又行蹤不定呀。”

對於乞活軍,除了楊韻所說,司馬景文對他們也是略之一二的,乞活軍雖然成員複雜,與正規軍隊大有不同,而且歸不同的首領所帶領。

雖然如此,但是所有的乞活軍都有一個相似的特點,那就是英勇無畏,生存能力極強,深得民心。

“陛下,乞活軍中不乏人才,他們又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他們雖然對朝廷不滿,卻又是最忠於朝廷的,他們只期待能遇到明主,結束現在的混亂局面。”

“你說的,朕都知道,可是到哪裡去找乞活軍呢?”

“臣妾知道離江南最近的一支乞活軍的首領名叫祖遜,是范陽祖氏的後人,此人胸懷壯志、生性豁達、輕財重義,石勒北上攻打幽州,祖逖率領族親鄉人數百家近千人南下,避亂於淮泗。

流亡途中,他施布恩信,不斷收留逃亡的百姓,並予以禮遇。他把車馬讓給老弱病人,又把糧食、衣物和藥品分給他人,甚至收葬枯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