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能看見朕的死,看不見朕死後。
憾甚!”
祖龍憂慮問道,“蒼梧允許你將另一次告訴朕嗎?”
周虞想了想,說道:“也沒說不允許。”
虛弱的祖龍便露出一個瘮人而威嚴的笑,說道:“說一說,朕死後,如何?”
周虞坦然直接,一字不作隱瞞,說道:“陛下病重於平原津,使上卿蒙毅返會稽,沿途祭山川,為陛下祈福,並書傳上郡,命公子扶蘇與喪會咸陽而葬。
陛下寶輿至沙丘,崩。
丞相李斯因陛下宮車晏駕於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於是秘不發喪,藏棺於涼車中,寶輿每日獻食不止,百官奏事如故,
唯有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及五六寺人知陛下已崩。
趙高與胡亥、李斯,並未將陛下之書傳往上郡,而是破了陛下之書,詐稱李斯受陛下遺詔,立公子胡亥為太子,又書賜公子扶蘇、蒙恬,羅織以數罪,賜死。
及至咸陽,發喪,胡亥繼位,九月葬陛下於驪山。”
始皇帝陛下一言不發,彷彿周虞所說的將死之人並非是他。
他平靜地聽完,問道:“扶蘇如何?”
周虞說道:“公子扶蘇見書而泣,欲自殺,蒙恬止之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使者不停催促,公子扶蘇為人仁孝,說,父賜子死,何必再請?
遂自殺。”
始皇帝陛下仍是漠然,虛弱輕聲說道:“是朕子扶蘇也。其性也仁,故朕之心意久不能定,未立為太子,至有斯時,是朕之過。
蒙恬又如何?”
周虞說道:“公子扶蘇自殺後,將軍蒙恬不肯就死,遂被囚禁,二世皇帝再賜藥以死。
蒙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遂服藥死。”
始皇帝陛下終於動容,祖龍落淚,說道:“朕之一生,以人之力,抗衡天命,終以不敵,然匡定宇內,一尊華夏,平生之志已成。
凡此數十年間,承列祖之餘烈,也賴將士之勇力。
如蒙恬者,真朕之將軍!
想那另一次中,朕於驪山地下,復見恬、毅,亦不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