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王,這不是正是她苦於無計可接觸的大人物。
吃瓜大媽旁邊一書生呵笑一聲,反問,“那你可知觀音山為何能讓千里之外的皇帝知曉?”
周圍一片搖頭晃腦。
成了矚目的書生端著高深,壓低音量,“觀音山有個道觀名叫火龍觀,觀主年輕時曾為四品御大夫,有彈劾百官之能,卻不知如何得罪了國舅爺,以求自保被迫告老還鄉,陛下聽說大夫母親在咱們當地是有名的大善人,老夫人辭世後,陛下還特意為大夫祖山地改名觀音山以歌老夫人仁愛之名,大夫也在山上建下火龍觀日日陪伴在亡母身邊。”
“可這跟陛下來求藥有何干系?”
“火龍觀建成當年,聽說起過一次大火,好多人都看見有火龍從天而降飛入觀裡……”
有人插入話來,是以圍觀老者,“這件事我也聽過,不止火龍,還有天人合一的巨像在半空存在多日,都說那是火德神君現世,從此,觀裡煉製的丹藥就被賜名為攉龍定神丸,是皇家貢品,幾年才得一顆。”
吃瓜大媽呵呵笑,“管它呢,只要有丹藥進貢,咱老百姓就能感沐皇恩,看完了王爺別忘記明日辰時觀音山下,朝廷派發米糧,叫上妻兒老小排隊領米去。”
在這幾人聊天間隙,冷千語已經歷了一場頭腦風暴,試想了無數種與乾王偶遇的場景。
“咚咚!”
七嘴八舌被莊嚴肅穆的鑼鼓聲打斷。
眾人扭頭看去,明朗的陽光下,街頭一堆人馬護送著儀仗車輦浩浩蕩蕩朝這邊走來。
“他們這是要去哪?”她急急問道,語氣裡透出幾分即將行動前的慌亂。
“客棧下榻啊,明日才是取藥的好日子。”大媽說罷,立刻露出笑臉,舉起手中鮮花高喊起來,“王爺,王爺萬福,王爺千歲!”
冷千語心下惡寒,古代也流行裝門面這一套?
開路先鋒後跟著八人大轎,轎子上的簾布掀起,中央坐著一位年近半百白髮鶴顏的老者,揮著手,和藹地與道路兩旁的百姓打招呼。
那個應該就是乾王。
看著他們由遠及近,冷千語當機立斷,不管亁王是真仁假慈,一會她就抱個孩子跌倒在駕前,眾目睽睽的,亁王怎麼著也會關照可憐婦孺,這樣,她不就有機會了。
近了……
再近些……
“哎喲,不好了,有人搶孩子!”一道婦人的叫喊聲破空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