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巖出說到這裡,童稚的眼中多出一絲蕭瑟之感。
“那三人都喜研長生之道,其中,囚乙最為痴迷。。
他們在出海尋方之前,都翻閱過很多古籍,也得到過老師的指點,所以此去,勢在必得。
但長生不老,沒有那麼容易找到,他們的船隊在琅琊海域半年,未發現一絲仙島的蹤跡,直到有那麼一日,海上起了大霧,出現了幾百年最大的海市蜃樓。
那海市中的奇景,是座大島,島上發出了五彩之光,眾人都覺得那座仙島就是他們要找的。
船隊開始在茫茫海中苦苦找尋,終於在數月之後讓他們找到了。
當踏上那仙島之時,誰也沒有想到,命運之輪會是怎樣的轉動。
石巖出的眼中,有什麼深邃的東西在後面攪動,那根源的秘密浮現在了腦中,但又被他壓入了眼後,他繼續說道。
“尋找的過程有些離奇,那些看到和尋到的都光怪陸離,但這四人如願以償。
元靈均得到一塊六邊形的石盤法器,還不小心融了一顆不同於陰舛石的石頭,而剩下的那三個人,則找到了長生的方法。
但師兄弟幾個,卻在長生上出現了分歧,因為這種長生之法,是以嗜血為代價的。
長生道,講究道亦有道,歪門邪道危害無辜,這種是萬萬不可取的。
而且在這次尋長生之法的洞裡,石生髮現的一些事,透露著古怪和驚奇,他認為這種長生之法,肯定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事情,所以他不同意用那長生之法,元靈均也同他一樣,不贊同。
但是他們的師弟囚乙不那麼認為。
囚乙生性多疑,自私任性,而且身為楚人非常不喜秦人,又特別痴迷於長生,說服他,讓他放棄很難。
囚乙一方面覺得,這種長生來之不易,能長生即可,不必拘泥於道義,而且還認為,肯定有什麼方法能不吸血。
另一方面,他覺得,沒有人會拒絕長生,如果有,肯定是另有目的,他大概認為石生和元靈均有別的想法吧。
而他們的師兄徐福,則想細細做打算,因為畢竟這次出巡,他是要給始皇帝求長生方的。
所以在這件事上,他們沒有達成一致。
後來,徐師兄考慮了良久,覺得這種長生的確不可取,於是讓石生把那些所謂的長生石扔到大海里,永不見天日。
那日風雨欲來,懸崖之上的少年內心也十分複雜,畢竟長生的誘惑沒幾個人能拒絕,他拿出了一顆所謂的長生石細細端詳,卻沒發現身後來了一個人,那是他的師弟囚乙。
可能囚乙以為石生要獨吞長生石,又或是已經為了長生起了殺心。
不管出於哪一種心思,囚乙趁著石生不備,將這個對他如親弟的人,毫不猶豫的推下了懸崖。
而誰也不會知道,石生手裡還握著一顆這種石頭,誰也不會想到,這種石頭可以讓生的人變成陰舛人,讓死後的人,每一次輪迴都帶著前世的魂識。
元友面色凝重,他明白了什麼。
石巖出的眼神中閃爍出的,說明了一切。
“對,我就是石生,元靈均是你先祖,還有你知道的徐君房,他就是囚乙。
元友知道元靈均是元家先祖,也同樣猜測到這些人是誰,可是石生,他重新將目光,細投到這個看起來孩童模樣的小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