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琴聲關在府內準備議嫁的同時,睿王府迎妃也提上了日程。皇子長大了自然該是開府選妃了,除去潘皇后的嫡長子尚在宮中靜養,皇三子端泓是明德年間第一個開府迎妃的皇子,也是一樁大事。睿王正妃的封旨之前早已宣佈了,可偌大一個皇子府,定不能是隻有一個正妃的。在言官的提醒下,聖上總算記起了早前的擬旨,在早朝時便直接宣告下去了。於是睿王,也就是咱們的皇三子,豔福不淺,又多了兩位側妃。都是京門大戶的姑娘,其中一個,便是蕭長瑛。
蕭長瑛聰明著呢,她冊封之前便是內廷尚儀殿當值的一等女史,有官位加身。因著擬旨的訊息,她乖順,順杆子往下爬,提前主動將女史的蓋印交了上來,不讓聖上為難,有眼色得很。
明德帝是不大喜歡這個蕭三姑娘的,德才太過,也是大忌,更何況她一直表現得很有野心,不管是在宮外,還是在內廷,是一趟水能越攪越渾的那種人。明德帝在位這麼多年,眼光毒辣,內廷她某些伎倆自然也逃不過他的眼。現在京門出了刺殺一案,風波未定,明德帝頭疼得很,不想內廷再節外生枝讓他煩心,決定還是早早將人打發走了好。畢竟沒了權力,困去王府一方天地裡,收斂住了就鬧不成什麼大事來。
蕭長瑛自來擅長察言觀色,明德帝的用意自然是清清楚楚。聖上對她,絕非談得上喜歡。事先她費心佈局那麼久,大展胸才文章,哪怕是提為女官增加籌碼底氣,也沒得到一個正妃的位置。
說起女官,就有些可惜了。不過聖上本就提防她,內廷之中孤立無援,不得已她還要投奔太后保住地位。這下一來,不要也罷了。
聖上防著她也壓制著她,敲打來去,卻依舊不能放她離開眼皮底下。這便足夠蕭長瑛得意的了。憑著經營的詩才和褚煥的魚鱗石塘之策,明德帝不會捨得輕易流失一個對大成有用的人才,即便這個人野心很大。
封妃的旨意一出,儘管與正妃位置無緣,但好歹也是全了一樁心願,蕭長瑛一時間春風得意。在京門,蕭長瑛的文才之名已是無人不知,甚至一傳甚廣,大成很多地方的讀書人都知道她的名號,讀過那些讓她一舉成名的精絕詩文。
蕭長瑛封妃一事,一下子便成了京門繼刺殺之後的第二起話題,一時間引得很多待嫁閨中的姑娘們豔羨不已。
除去宋琰聲、元盈他們都知道的人品問題,蕭長瑛的事蹟可謂是一個傳奇了。
出身靖安將軍府,簪纓世族,年少便入慜陽學宮文思閣。隨後是七步成詩,瓊花林大展文才,得了聖上青眼,被破例封為內廷尚儀殿女官,這可是大成這麼多年來的頭一樁。現下更是選為皇妃,可謂順風順水,人生贏家。
蕭長瑛深知,自己的事蹟越是光彩奪目,底氣便越足,皇三子便更有所助益。畢竟賢王和才女的配對,天作之合,賺足了眼球。
她的好心情持續了很多天。
宋琰聲捱了一劍,躺在家裡頭木頭似的動彈不得。她不好受,蕭長瑛便舒坦了。這宋六姑娘慣是壞她好事,現在人有心無力,最是方便行事的時候。
靖安將軍府一片喜氣洋洋。皇三子那是競爭儲君的有力人選,蕭長瑛選了妃,雖是個側妃,但以她的心計,將來自是有飛黃騰達之時。
人在興頭上,蕭長瑛便琢磨著喜上加喜。不過去見了蕭長元,她這麼多天的好心情就沒了。
蕭長元身上捱了刺客幾道,都淬了毒,傷得不輕。人抬回來時已經毒發,神志不清了,隔了一日才醒過來。
蕭長瑛去看了人,覺得他不是身上中了毒招,是腦子給刺客敲了。
“寶慧既然來看你,你何不給她的臺階下,就這麼趕人出去?蕭長元,我真不知道你哪根筋給我搭錯了!”
蕭長元精神不濟,眼瞳極黑,老遠就聽到這人氣勢洶洶的質問。門扉相撞的聲音吵得很,他靠在床頭,赤著上身,臉色蒼白著很不好看。
蕭長瑛一開始還不知道這訊息,來他院子裡時下人說漏了嘴,逼問一番後才知道,原來他受傷回府這幾日,寶慧公主是來看過他的。只不過蕭長元怕是腦子不清楚,竟然把人給趕出去了。
“蕭長元,她畢竟是個公主,還是得寵的公主。你就這麼趕人出去,你讓我臉往哪裡放?”
“不想見,我為何要見?”蕭長元因著這次的傷勢傷了些元氣,眼睛垂著,臉色極差,要現在有氣力,恨不能下床直接將人給丟了出去。
“你沒眼睛嗎?她要不喜歡你,她堂堂一個公主巴巴地過來做什麼?看你臉色啊?!”蕭長瑛氣急,恨透了他這個油鹽不進的樣子,“潘家倒了,皇后也不中用了,寶慧雖不如前,卻到底還是受寵的。我的意思,你明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