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門最近熱鬧得很,三年秋試,大成學子齊聚京門,路上一路看過來,都是上京趕考的讀書人。冶春臺位置好,距京門考院也不多遠。冶春臺裡雨生甚至抽閒兒邀請了一眾文客壓題,大家你一猜我一猜,對今年的秋試揣測紛紛,都似乎回到了當初趕考的時日,一時間話題鼎沸。作為科考的過來人,這裡頭有入仕的,有山水寄情的,有落榜無緣的,曾經的學子聚在一起,猜來猜去,甚至開始打賭。
這賭一連從八月初九一直打到八月十五,才見分曉不提。宋梅衡和宋乙出考場這日,宋琰聲等在外頭接應。她身量矮小,在人群中擠來擠去找自家哥哥。才出考場,這外頭人山人海,她四處望著,一個不留神被旁邊擠來的人推搡了一下。馬車邊隨即探出來一隻手,穩穩地拉住了人,往身邊一帶,“小心些。”
旁邊坐著端珣,他們離考場大門有些距離,宋琰聲定神,道了聲謝,隨後抹了抹汗珠,要不是這麼多人,她真想爬到這車上去找。
端珣今日過來她也是沒想到的,但宋梅衡應該會很高興出來了能看見他。宋琰聲被他抓著手不能再動,便踮起腳來張望,大睜著一雙圓眼睛四處看的樣子,還真是可愛。
橫波被安排在大門處等,更是著急,看來看去,等了約莫兩柱香的時間,才看見兩位公子一起出來了。
宋琰聲這時也瞅到了人,連忙招招手,“我在這兒!”
宋梅衡頭一轉就瞧見了她,笑著走了過來。
“你們怎麼這麼久!哎呀,找來找去急死我了。”
“我跟你十三哥哥看著外頭出來人多,便在裡頭等了一會兒。”等人走近了,這麼幾天,兩個人面色都有些削瘦了。宋琰聲看著心疼,拍掉她三哥哥袖子上的沾灰,“這考院裡都不給人吃飽的嗎?我看才幾日,你們都瘦了。”一邊又拉著宋乙,“等咱們回去了,讓廚房做一堆好吃的,怎麼也得補回來。”
“好了。”兩人相視無奈一笑,又給旁邊被晾著的六殿下行了一禮。
“六爺怎麼也來了?”
端珣從六姑娘的背影上收回目光,輕笑一聲,“聊表關切,務望承情。”
宋梅衡聽著這話熟悉,想起來不由失笑。這是宋琰聲前陣子給他們送吃食時的口頭禪,可能上次被他給聽著了。
端珣對兩人微一點頭,“時候不早,我看你們也累了,咱們改日再敘,今兒我就先回了。”
今日八月十五團圓佳節,他是要進宮的。宋梅衡點頭,在旁看著他被送上了馬車,才回到了宋琰聲那車上。
六姑娘到底沒耐住,大眼睛瞅著兩人,“考得如何?”
“盡人事聽天命罷。你個小丫頭,倒比我們還要緊張。”
“哎呀,人之常情嘛。”宋琰聲笑眯眯的,“咱們趕緊回家吧,母親他們都在等著呢。”
桂榜放榜那日,秋高氣爽,桂花飄香。宋琰聲一早就聽到了院外的熱鬧聲,匆匆穿了衣服出來,還沒到葳蕤軒,程媽媽便迎面跑了過來,一張臉上喜色盈盈。
“姑娘來得正巧,我正要去找你呢。哎呀,真是天大的好訊息!”
宋琰聲眼睛亮亮的,“如何?”
“中了中了全中了!你三哥哥更是秋試第一名!”
她一聽,心中一落,接著又飽脹起來,滿肚子的喜悅,連眉梢眼角全帶了笑意。
“兩位哥哥呢,我這就去道聲賀。”
“應是從閣老那兒回來了,姑娘,哎,姑娘……!”
宋琰聲自是耐不住,聽了一溜煙兒就跑沒影兒了。宋家這一輩中,桂榜還未有名,這次一下得倆,祖父他們不知道得有多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