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手上是有珀尼遞上來的彙報,海量的玩家、各星系勢力以及高技術人才,已經是米蘭達星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米蘭達星進行死星計劃的同時,星球本身的建設也在蓬勃發展。
從起初只有幾萬玩家的規模,到現在整個米蘭達星常規人口一百萬,流動人口一百一十萬,可謂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帶來的第二個變化就是第二扇區宇宙人口大流動,盤活了整個扇區的資源、人才流動。
從以前單純的星系間商貿,拓展到現在的整合貿易,模組化訂單。
死星計劃為不少大財團大勢力提供了可借鑑經驗。
在精算師的計算下,如果單純以保護傘基金會和林克直接相關的勢力建設下,整個死星計劃想要成功落地,起碼需要十年時間,耗費的金額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但現在統籌了整個第二扇區宇宙的資源,各模組交由不同的星系打造,最後再一齊送往米蘭達星進行組裝,發動更多人力物力,讓整個工期縮短了十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大規模、模組化下,市場、人才以及資源得以流通,以從前根本不敢想象的方式和速度,刺激催化市場。
這時候人們才感覺像是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次的死星計劃是規模浩大的工程,在第二扇區宇宙歷史上也前所未有。
但這也為其他星系文明開啟了一扇新大門。
以往對於這種規模的工程,單個文明或者勢力很難一力承擔。
一方面是技術攻克問題,每個勢力文明的技術知識都有自己所擅長的部分,亦有其短板。想要獨立製造大型機械,一般都受制於規模或者技術。
可現在林克的死星計劃,卻為他們開啟了大門,可以和其他勢力文明合作,將大型工程進行拆分,以模組化交由不同文明製造,不僅能縮短工期,多點開工,還能避開技術短板。最重要的,打破貿易壁壘,深化合作。
別看這樣會誕生很多“大型製造商”,可沒人敢保證自己沒有製作需求。
既能製造,又能收取訂單賺其他星系的錢,如此一番合作互贏,直接能提高第二扇區宇宙的底線實力,有利而無一害。
尤其是秩序派,相互聯合制造,提升實力。
混亂派之間可以自己提供資源技術,但黑暗派就真的會被壓縮實力和地盤,面對擁有各種大型器械和裝置的文明勢力,就失去優勢了。
在海倫和杜姆研究凱伯水晶的時候,林克也沒閒著。安排珀尼釋出任務,尋找有關蟲族蟲巢的下落。
因為這次死星計劃,人員流動大,米蘭達星的人員數量激增,變相的產生了情報交流。
特洛尹根據海量資料分析,從這些情報中找到一些有可能的機率和資料,再安排異人前往尋找。
而異人在執行任務的路途中,又有可能收穫新的情報,如此往復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情報網路。
在這段時間裡,因為人員流動帶來的資料流通,還是給林克帶來了不少有用的情報。
玩家根據這些情報,一共帶回來十一件疑似蟲族蟲巢的碎片,其中有兩件真品。只是這兩件真品個頭不大,全部融合也不過給林克增長了6%,但聊勝於無。
其他扇區的事情林克也沒停止,現在得知是西恩和米蘭達引發了糾正之力,所以只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就可以。
至於其他兩個扇區宇宙的成員,在戴索姆事情告一段落走上正軌後,也重新回到各自扇區開展任務。
而林克卻沒有著急,而是打算等蟲族蟲巢進度達到60%後再行動。
等進度到達60%,解鎖蠕動地穴後,他就可以快速往來於第一扇區和第二扇區,不會再被航程困擾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