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他們家的車牌可是車管所定點廠家做出來的,你們的質量怎麼樣?”李山擔心的就是這個,於是發出資訊詢問對方。
“呵呵,朋友可不太懂行,那車牌只是一塊鐵皮,再噴上反光漆,沒什麼技術含量,隨便一個小廠都能做。”對方再次解釋道。
對方說的似乎有些道理,李山琢磨了一下,自己也覺得那車牌不就是一塊鐵皮嗎,不像是有什麼科技含量在裡面,至於那些車險車標什麼的,對於這幫吃這碗的傢伙,當然不在話下。
李山也在暗自感嘆自己還是缺少這方面的社會歷練,上一次只是找了一家就把事情定了下來,不是有句俗話叫貨比三家嗎,自己當時怎麼就沒想到呢,即使那個傢伙不是騙子,給出的報價也太高了。
想到這裡,李山回覆對方說是要再考慮考慮,對方也沒多說什麼,只是說好的。
接著又聯絡了幾家,價格高高低低不等,李山覺得那個要價八百的那家似乎比較靠譜,至於為什麼,李山也說不上來,他就是有這種直覺。
於是李山回過頭來又聯絡了那家,說自己同意對方的報價,然後又問起了對方定金的事,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就是規矩。
“你可以先交一百,二百都可以,看著給吧。”對方的話讓李山更加放下心來。
“你不怕我到時候反悔不要了?”李山再次開口問道。
“呵呵,反正那也沒什麼成本,不要了也無所謂。我做這生意這麼多年了,還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他們頂多說說質量方面的問題。”對方回道。
“那好吧。”李山不再猶豫,真接跟對方達成了協議,隨後他就把車輛的照片和資訊發給對方,同時把一百塊錢定金也打了過去,對方馬上回復說一週內完工。
李山就把這訊息發給了車主,說是一週後交貨,可對方卻有些著急,問能不能再快點,李山想了想便答應再商量一下。
“最快也只能是三天,我們還得做模具,還得噴漆,烘乾等一系列步驟,這裡面一項都不能少了,我們得為質量負責,要讓顧客滿意,總不能還沒用幾天就掉了一塊漆,這樣對你對我都不好,你說是吧。”對方回覆道。
“那就按你們說的,我再給你們加二百塊錢加急費,不過你們可得一定要保證質量呀。”李山覺得對方說得有道理,便主動給對方又加了點錢。
又跟車主商量了一番後,李山認為這已經是最快的了,畢竟客觀情況就是如此。
接下來李山便是等待,心中充滿了期待,畢竟這一筆買賣下來可就是十八萬呀。
在李山為自己的發財大業進行奔波的同時,紅旗廠的機構改革也進入到了實質性階段,各單位先是對每個人平時的業績進行打分,再一個個的進行面試,然後將兩者的分數加權匯總,得出最終的分數,並按照分數的高低從高到低排列,處於末尾的那幾個自然是被裁減的物件,官方說的好聽點叫“雙方自主選擇”。
這些被裁減下來的人員,如果是自願解除勞動合同的,廠裡會發給一筆遣散費,要是不願意解除勞動合同的,廠裡就會為這些人專門組織的一個學習班,學習滿三個月後,視情在廠裡安排工作,如果安排工作後,依然不能勝任新工作崗位的,那就自動解除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