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晏翔見此只得也說:“母后身體康健,比同歲人看上去年輕多了。”太后笑笑示意身邊的徐嬤嬤接過香露,喜笑顏開的說道:“好好好,那哀家便收下了。北旋王有心了。”
上官北堂立馬說道:“恭祝太后康健安寧,芳齡永駐。”眾人也齊齊跪倒:“恭祝太后康健安寧,芳齡永駐。”
獨孤晏翔這才舒了一口氣,總算是有驚無險。不過,北堂將香露送了太后也好,也算是給太后提個醒。
母后那麼聰明,一定會知道今天的事有蹊蹺。她一定想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將這香露送給北堂。也好,讓她自己查查北旋王的身份,免得到時弄得她措手不及。
只是此刻他還不曾想到含辛茹苦將自己拉扯大,對自己無所不依的母親才是他與上官北堂之間最大的障礙。
上官北堂回到王府,聽見院內涼亭中傳來陣陣簫聲,他走上前去見慕南風坐於亭中,他旁邊的石桌上還有一個包袱。
慕南風見他過來,將蕭放下說道:“你來了,王爺。”上官北堂看看桌上的包袱,若有所思的說:“先生這是?”
“小人多謝今日王爺相救,小人原本便是江湖中人,在王府這些天承蒙王爺厚待,小人已經決定繼續浪跡江湖,特在此地等候王爺,向您辭行。”慕南風說道。
“先生可是因為今日之事?”上官北堂問。“就算無今日的事情,我也會向王爺辭行的。”慕南風又道。
“也好,先生既然要走本王也就不留了,還請先生多多保重。今日之事也有小王的責任,也怪本王思慮不周,先生遭人追殺是不該將真名相告於人的,說起來先生所遇種種皆因救我而起,是我愧對先生。還請先生受我一拜。”說著上官北堂恭身一拜。
“王爺何須行此大禮,”慕南風趕緊扶住他,接著說:“王爺視我為摯友,我竟有所隱瞞是我不對。若王爺不棄,你我今後不提以往,還做朋友如何?”
“好,既然慕先生如此爽朗不記小王之過,小王自然願意,你我今後還是以兄弟相稱,以往種種皆為雲煙,慕兄,請受小弟一拜。”上官北堂弓恭身又拜。
“北堂賢弟。”慕南風有些苦澀的說了一聲,然後將蕭遞給上官北堂:“這支蕭就留給賢弟吧,若往後有用得上的地方,以蕭為證,南風一定萬死不辭。”
“慕兄不可,此蕭乃是慕兄心愛之物,小王怎能奪人所愛?”上官北堂推辭道。慕南風笑道:“此蕭乃是一對,只要吹響此蕭,千里之內另一支也必有感應。為兄身無長物,還請賢弟不要嫌棄。”
“這,那便多謝慕兄相贈了,慕兄何必要如此匆忙,明日再走也不遲呀。”上官北堂又道。“不了,為兄已與荊州好友約好十月初十去黃鶴樓相見,當早些趕路為好。”
“慕兄果然肆意灑脫,本王有朝一日也要如兄長般浪跡江湖,快意恩仇。哈哈。”上官北堂爽朗笑道。慕南風也豪邁一笑:“好,到時別忘了叫上為兄,你我結伴而行。”“一定一定。”
後話不提。
金秋十月,秋風瑟瑟。對於上官北堂而言卻是桃花正旺之時。十月初八,上官北堂接到聖旨說是南襄國要送來一位公主和親。在公主到京的這段時間,一切事宜皆由上官北堂管理操辦。
意思就是公主來了之後要上官北堂陪著吃喝玩樂。倒不是獨孤晏翔願意把這個差事交給他,而是因將近年關,其他官員都有正事要辦。
這日一早,上官北堂便出城迎接公主大駕,出了城門便遠遠瞧見一隊人馬朝著京都方向走了過來。待得隊伍近了,上官北堂上前與護送公主的將軍先打了招呼。
“來者可是南襄使團?”上官北堂問道。“正是。”來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