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朝為田舍郎筆趣閣> 第六百五十三章 封還聖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五十三章 封還聖旨 (3 / 4)

魚朝恩急忙道:“陛下息怒,朝中還是有許多文武朝臣心向陛下,陛下才是真正的大唐正統,顧青不過是擅權奸佞,遲早不得人心。”

李亨冷冷道:“永王府的命案是怎麼回事?是否構陷?”

“此案倒是確有發生,那個難民的屍首還停在京兆府的殮房,仵作已開膛驗過,確實是被人所害,但究竟是不是與永王府管事有牽連,尚無定論。”

“沒有定論的事,憑什麼將罪責定在永王身上?分明是顧青的陰謀,他要對皇室宗親下手了!”

李亨臉色鐵青,咬著牙道:“魚朝恩,傳朕旨意,此案可疑之處甚多,三司不可妄下定論,難民之死不可將嫌疑定在永王府,宜在城外難民營中另尋線索。”

魚朝恩急忙應了。

魚朝恩告退後,李泌悄然入殿。

來不及行臣禮,李泌湊近了李亨,輕聲道:“陛下,新任隴右節度使僕固懷恩已奉旨率精兵三萬開拔赴京勤王,大軍如今已到隴州。”

李亨大喜:“僕固懷恩不愧是板蕩忠臣,朕必重重封賞他。”

頓了頓,李亨又道:“其他幾個藩鎮節度使呢?”

李泌輕聲道:“河西節度使曲環也率兵開拔了,但河西軍行軍不快,至今仍只到蘭州,曲環似有躊躇觀望之意,戰意不堅。北庭節度使李珙率兵兩萬開拔,由於路途甚遠,至今仍未入玉門關,至於劍南道節度使鮮于仲通……劍南道蜀軍仍按兵不動,鮮于仲通對勤王密旨置若罔聞,此人顯然已投了顧青。”

李亨咬牙道:“逆臣!太上皇當初就不該將劍南道節度使授予鮮于仲通這老匹夫,鮮于仲通是楊國忠所薦,蛇鼠一窩怎可信?”

遲疑片刻,李亨忽然問道:“高仙芝如今在何處?”

“當初潼關失守,導致長安被叛軍所佔之後,高仙芝便被太上皇罷免了一切官職,如今人在長安,賦閒在家。”

李亨道:“重新啟用高仙芝,還有他的副將封常清,傳旨,罷鮮于仲通劍南道節度使之職,改任武部尚書,著封武陵縣侯,食邑三百戶,賜十萬金,劍南道節度使由高仙芝繼任,封常清為副使,令鮮于仲通速速交接事宜,赴京上任。”

李泌領旨。

李亨壓低了聲音,道:“密旨告訴高仙芝,火速入蜀上任,馬上調撥劍南道所有兵馬赴京勤王,一定要快!”

…………

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三司接到李亨的旨意,言明不可構陷皇室宗親,難民命案的嫌疑宜當鎖定在城外難民營。

旨意的內容含糊不清,但三司官員皆是久經朝堂風浪的老油條,一眼就明白了李亨的意思,這分明是要包庇永王,意圖讓永王脫罪。

顧郡王已下了諭令,三司可著差役搜查永王府,擺明了要把永王拖下水。天子下旨,卻要讓永王脫罪。

兩道諭令互相矛盾,且針鋒相對。

三司的官員們頓時為難了。

平日裡,三個官署的首官接觸甚少,因為這樁麻煩的命案,三司首官難得地聚在一起,大家都在看著手裡的聖旨,然後面面相覷,苦笑不已。

神仙打架,殃及池魚。

表面上是一樁命案,其實根本是在逼他們選邊站。

“遵聖旨,還是遵顧郡王的諭令?各位,今日總要拿個章程出來呀。”刑部尚書李峴捋須緩緩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