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鴻漸立馬道:“當然是為了大唐社稷。”
顧青緩緩道:“也算是為了社稷吧,其實我們流血,戰死,豁命廝殺,為的只有四個字,‘朗朗乾坤’。”
“讓社稷恢復太平,讓子民過上好日子,讓將士們卸甲歸田,刀兵入庫,馬放南山,天下從此安寧太平,不再有戰亂之禍,這是我為之努力的動力。”
“杜侍郎,你我是臣,陛下是君,很多年前,太宗先帝說過,‘水亦載舟,水亦覆舟’,手握權力的人對這句話若感到敬畏,江山便敗不了,但陛下做的,卻與這句話完全相悖了。”
顧青冷下臉,道:“回紇蠻夷如此無理的要求,根本不可能答應,我卻不知陛下和朝臣們還在商議是何道理?你們難道真打算答應嗎?若真讓回紇兵在長安城肆意搶掠三日,陛下回長安時不怕百姓沿路對他唾罵嗎?”
見杜鴻漸和李輔國沉默不語,顧青嘆道:“罷了,此事不是你我能決定的,我會馬上上疏天子,諫止陛下行此不仁不義之事,回紇若願借兵,陛下可允從國庫中調撥送予糧食錢財,借兵需要付出代價,代價可以由朝廷出,但絕不能禍害百姓。”
杜鴻漸唯唯應了,接著小心地道:“顧公爺……不反對天子即位吧?”
顧青意興闌珊地搖頭,他已懶得解釋。
皇帝一心念著皇位,臣子一心念著立功升官,他們的心裡從來沒裝過百姓,這樣的君臣,多說一句話都是浪費口水。
心中的意志愈發堅定了,平叛之後,顧青還需要掌握更大的權力,權力大到能夠決定天下所有的事,絕不讓任何一個糊塗昏聵不仁不義的政令走出宮闈。
…………
午時,帥帳內眾將齊聚。
每個人臉上喜氣洋洋,見面必行禮笑稱某某大將軍,氣氛歡騰熱烈,如同過節一般。
顧青的表情卻如往常一般,爵晉國公後也看不出他有多高興,眼神反而比以往更沉穩了一些。
怎麼說呢,爵封國公固然是好事,但自從李隆基棄國都逃跑,李亨在邊遠小城裡倉促即位,藉著新君加恩的由頭封了一大堆爵位官職後,顧青總覺得自己這個國公有點掉價,貨幣貶值了似的,不值錢了。
顧青走入帥帳後,眾將立馬停了笑謔吵鬧,一個個正襟危坐,神情嚴肅起來。
顧青站在帥帳中間,環視眾將一圈後,道:“諸位,收復商州只是小勝,大家與我一樣,不要將區區小勝放在心上,未來還有更大的戰事等我們去浴血廝殺。”
眾將齊聲道:“是!”
“將士們已休整兩日,接下來我們要分兵了,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潼關和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