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軍繼續南下赴襄州,顧青則往西去。
離開大軍後,顧青快馬加鞭,朝金州疾馳,並派出斥候打探天子行營所在。
李隆基逃往時仍不忘排場,所以行軍的速度不會太快,一天行幾十里路大約便要紮營休息了。
顧青估計他現在剛剛走出關中,至於禁軍有沒有譁變,那就真不知道了,如今的發展已比真正的歷史改變了許多,很多事情顧青已把握不住它的方向。
…………
秦嶺。
李光弼率軍終於走出了大山,特意繞開了關中,先往南入梁州,然後往東尋找安西軍。
自從敗退秦嶺以來,李光弼不停招兵買馬,在山谷中操練將士,這些日子麾下已有八千餘將士。
相比安祿山的叛軍主力,這點兵力自然不夠看的,李光弼很理智地避開了與叛軍的正面衝突,用迂迴的方式尋找戰機。
萬春公主遇到李光弼後,索性也不急著找顧青了,跟著李光弼的大軍多少有些安全感。
兩人相遇後,萬春終於在軍中得到了久違的公主待遇,待遇其實也不算好,幾千人縮在秦嶺裡,條件自然不可能好到哪裡去。李光弼只能儘量保證萬春的飲食有葷有素,偶爾還弄點民間低劣的濁酒嚐嚐味兒,畢竟愛夜店的公主殿下不能沒有酒。
自與李光弼相遇後,萬春便不停勸說李光弼率軍與安西軍會合,李光弼認真聽進去了,與部將商議許久,覺得與安西軍會合是個不錯的主意,眼下李光弼所部兵馬只有八千餘,根本無法與叛軍主力相抗,聽說顧青領安西軍一直打得不錯,若能將這八千兵馬匯入安西軍陣列,也算為將來兩軍決戰做了貢獻。
於是在派出斥候打探了秦嶺外的軍情後,李光弼決定率軍東進,尋找安西軍的下落,與之會合。
“李叔叔好計謀!相信本宮,這是你此生最正確的決定。”
得知李光弼決定與安西軍會合後,萬春眉開眼笑心情極度舒爽。
李光弼聽她不倫不類的稱呼就有些牙疼,這些日子相處他算看出來了,眼前這位公主殿下恐怕對顧青有心思。
這可就犯難了,作為顧青的長輩,李光弼早就知道顧青與張家兩個閨女有些說不清的情愫,長安未破之前,李光弼也悄悄問過張九章的意思,老狐狸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正面回答。
李光弼猜測,張九章或許已做好了兩女同嫁一夫的準備,姐妹同收在如今的年代也算不得驚世駭俗,從貞觀到永徽再到開元,高門大戶裡的聯姻有不少都是姐妹同嫁一夫,這是出於政治利益上的考慮。
若要將這門親家坐實,那麼索性就多嫁一個,萬一老大沒了,老二馬上替補為正室,親家仍然是穩穩當當的親家,聯姻關係仍然牢不可破。
張九章那隻老狐狸說不定就有這想法。
如今李光弼發現連公主都要摻和進來,想想都為顧青頭疼。
這事兒可不好辦了,公主若堅持要嫁顧青,而天子極寵這位公主,她若提出下嫁,天子多半會賜婚的,那麼張家倆閨女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