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宮門的將士聽得如痴如醉,聽到顧侯爺為了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居然開出每個叛軍首級五十文的高價,將士們頓時愈發羨慕,恨不得扔了手中的兵器出城跑去投靠安西軍才好。
興慶宮花萼樓內已無往日的笙歌漫舞,自從安祿山叛亂後,李隆基便自覺地停了宮中歌舞,恢復了當年那個勵精圖治的勤勉帝王模樣。
宦官捧著軍報匆匆入殿時,李隆基正獨自坐在殿內望著一扇山水屏風呆呆出神。
“陛下,好訊息!安西軍大捷,函谷關大捷!安西節度使顧青函谷關外設伏,殲叛軍兩萬餘,此戰大勝。”
李隆基一愣,身後的高力士已飛快衝到宦官面前,奪過他手中的軍報匆匆捧到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急忙展開軍報,見上面詳細的一字一句報捷奏疏,呆怔許久,方才哈哈大笑。
“顧青,果真是朕的霍去病!太爭氣了,哈哈,好!好!”
高力士在一旁識趣地道:“老奴恭喜陛下,國有良將,不負君恩。”
李隆基的心情瞬間變得如春光般明媚,捋須大笑道:“這個顧青,闖禍時讓朕恨得牙癢癢,但爭氣時也比那些廢物將軍爭氣多了,一聲不吭便給朕立下如此大功,朕任他為安西節度使,看來是朕這一生最英明的決定,哈哈!”
高力士湊趣地笑道:“陛下,函谷關大捷是大喜事,陛下何不與太真妃今夜酒宴娛之,以為遙賀。”
李隆基連連點頭:“好好,快召太真妃,對了,娘子近來總說身體抱恙,幾次推辭不願見朕,今日她身子可曾好些了?”
高力士苦笑道:“太真妃近來飲食不佳,人都消瘦了不少。今日若知她的小同鄉又為陛下立下大功,想必會高興一些,陛下亦可趁機與太真妃多溫存,增進一下夫妻之情。”
李隆基點頭:“快派人告訴太真妃這個好訊息,讓她高興一下。”
高力士恭敬應是。
興慶宮一片歡騰之時,長安城外又有一匹快馬飛馳入城。
馬上騎士仍高舉著一道紅翎軍報,從延平門入城後,高舉著軍報大吼道:“捷報!安西軍收復東都洛陽!顧侯爺威武!大唐萬勝!”
長安城內大街上的百姓們都愣了,剛才過去一騎說是函谷關大捷,這才不到一個時辰,又有一道捷報,又是安西軍,這次居然是……收復洛陽?
街上來往的百姓商人武侯錯愕不已,如同被定住了身形似的凝固不動,短暫的寂靜後,街上忽然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安西軍了得!顧侯爺厲害!”
“國朝得此良將,何愁叛亂不平!”
徘徊酒肆客棧的窮酸文人們更是歡欣鼓舞,不停催促著掌櫃備紙筆,誠如李泌所預言的,他們要為安西軍的大勝題詩於壁,遙賀顧侯爺與安西軍。詩名大抵便是《聞官軍收復河南》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