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直視李隆基的眼睛,語氣堅定地道:“是的。”
君臣幾句對話裡,顧青的話半真半假,李隆基的表情也半真半假,詭異之處在於,李隆基知道顧青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可他更知道顧青的假話是為了維護皇家的體面,為了不讓李隆基為難,於是忍辱負重地獨自擔起了責任。
而顧青呢,他知道自己從頭到尾沒說一句真話,但有些假話在眾口一詞以及自己傷勢的佐證下,已經變成了鐵證如山的真話,連李隆基都不得不相信。
在李隆基已然相信的前提下,說幾句大家心知肚明的假話,用誠摯恭順的態度維護皇家體面,博得李隆基的好感,顧青何樂而不為?
君臣二人一番對話下來,心眼鬥得飛起。
話說到這一步,接下來自然沒什麼好聊的了,如何處置濟王是李隆基的事,顧青相信李隆基這次輕饒不了濟王,就算他偏袒自己的兒子,朝堂上的御史們也不會放過他。
作為當事人,該表明的態度已然表明了,從昨日京兆府過堂訊問開始,顧青便咬死了傷是自己所致,打死也不承認與濟王有任何關係,在李隆基的心裡,顧青至少樹立了一個“明大義,識大體”的人設,沒給自己留下隱患。
苦肉計大功告成,接下來只看結果了。
如何處置濟王,李隆基當然不可能告訴顧青,只是溫言叮囑顧青好生休養,保重身子,並賜了顧青一些上好的補氣血的藥材,並下旨令太醫負責治療顧青的傷直到痊癒。
顧青感激涕零地謝恩,然後被羽林衛抬出了宮。
顧青離開後,李隆基坐在偌大空曠的大殿內,擰眉沉思許久。
沉寂了一炷香時辰,李隆基這才開口緩緩道:“高將軍,令舍人擬旨,皇二十二子濟王環狂悖無狀,兇殘無德,肆貪慾而忘廉恥,惡意侵佔民產良田,壞天家聲譽。著廢黜王爵之號,貶為庶民,流放絳州,十年內不得歸長安。”
旁邊的高力士聞言一驚,忍不住道:“陛下,懲罰過重了吧?事情還沒查清楚,陛下您甚至都沒聽濟王殿下當面解釋……”
李隆基嘆道:“知道今日朝會,有多少朝臣御史參劾濟王嗎?整個御史臺都快翻天了。此事已鬧到朝野皆知,到了這般地步,事實的真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掩住悠悠眾口,莫再因此事而傷天家聲譽,就算濟王是被冤枉的,朕也要如此處置,明白嗎?”
高力士默然點頭,隨即忍不住又道:“可是,廢黜王爵的理由為何是侵佔民產良田?顧青被刺一事卻……”
親兒子被他貶為庶民,李隆基絲毫不見心疼,反而露出莫測的微笑,道:“顧青被刺,這件事不能搬上臺面,侵佔民產才能作為正當的理由……”
高力士有些困惑,但李隆基自有他的打算,高力士不敢多言。
誰知李隆基接下來的話便完美解釋了處置濟王為何要以侵佔民產為理由。
“高將軍,再令舍人擬旨。著令即日起,諸皇子公主將名下所佔田產食邑賬目等上報宗正寺,不得絲毫隱瞞,若名下田產有逾制者,必須發賣退還,違者必究……”
高力士眼皮一跳,彷彿明白了什麼,躬身記下。
李隆基面無表情看著殿外蕭瑟的冬日風光,沉默片刻,忽然補充了一句:“……尤其是東宮。”
高力士一驚,他終於明白了李隆基真正的意圖。
…………
顧青借勢打勢,終於將濟王收拾了,可惜無法要濟王的命,對皇子來說,若無謀反大逆之罪,帝王對皇子最嚴厲的處罰無非是貶為庶民。
顧青從宮裡出來後便知道了李隆基對濟王的處置,雖然心中仍有不甘,但只能如此了。
顧青不知道的是,李隆基也藉由此案借勢打勢,突然劍指東宮太子。
不愧是四十年的太平天子,做事不行,但謀人之術卻修煉得爐火純青,出手的角度可謂非常刁鑽,令人大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