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但不是現在,待江山鼎定,大勢已成,天下再無敵人能阻擋我時,土地的事便可拿到檯面上說了。”
馮羽目光充滿了期待:“這一天何時能到來?”
顧青悠悠道:“或許很近,短短數月可見結果,或許很遠,終其一生亦無法完美解決,我們是行走在刀尖上的人,支撐我們行走的動力,只有當年立下的志向,有時候絕境裡看不到希望時,難免連志向都覺得虛無縹緲起來,好想幹脆放棄算了……”
馮羽語氣堅定地道:“顧阿兄,你的身後還有無數支援你的人,願意為你捨生忘死的人,你並不孤單,所以,你的志向絕對不能動搖。”
顧青提起精神,笑道:“是,志向絕不能動搖,否則我們曾經付出的一切都沒了意義。”
頓了頓,顧青道:“明日你去一趟李姨娘府上,李姨娘的手下有一張頗為神秘的情報收集網,她對你比較滿意,曾說過要將它傳給你,算是李劍九的嫁妝,你明日就將情報網接手過來,接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關中河南,打探永王名下的農莊還幹過多少天怒人怨的事。”
馮羽用力點頭:“好。”
…………
一樁莫須有的命案,在顧青的操作下,漸漸變成了驚天大案。
劉管事失蹤,王府裡搜出了要命的鐵證,永王辯無可辯,入宮面見天子後,卻被天子一通訓斥然後趕了出來。
與此同時,王府搜到鐵證的事也漸漸傳了出去,朝野一片罵聲。
任由永王無數次辯解此案與王府無關,是王府劉管事的私人恩怨,無奈劉管事失蹤一事被普遍認為是永王包庇罪犯。
你手下的人犯了命案,說一句“私人恩怨”就算解釋了?天下哪有如此不負責任的脫罪藉口。
御史臺的監察御史們坐不住了。
這樁命案與朝堂陣營站隊無關,御史裡終究還是有許多性格剛正的臣子,他們只對事,不對人。
於是無數參劾永王的奏疏飛入太極宮,找不到真兇沒關係,找真兇身後的主人也一樣,手下犯了事,主人難道沒責任?
數天之內,永王被御史們參得灰頭土臉,最後乾脆閉門謝客,不見任何人,任由朝堂民間對他大罵不休,他也只當沒聽到。
第三天夜晚,永王終於熬不住了,派出一位幕賓深夜出府,來到顧青的王府前,求見顧郡王。
幕賓不是空手來的,他還拿著一疊厚厚的地契文書。
永王終究不傻,命案鬧到今日,他已漸漸咂摸出味道了,所謂命案只是幌子,這樁案子背後分明有顧青和安西軍的影子若隱若現。
而顧青為何無端端地針對他?當然是為了土地。
上次獻俘之後,永王自認很識趣地歸還了名下一半的土地,對永王來說,這手筆已經很大方了。可是顧青顯然不這麼認為,只歸還一半的土地還遠遠不夠,吃進嘴裡的必須全吐出來。
於是永王莫名其妙被牽扯進一樁命案裡,仔細想想前因後果,永王怎麼可能還不明白?
派出幕賓深夜登門,畢恭畢敬送上地契文書,永王名下所有土地,除了天子賞賜的食邑之外,其餘的土地全部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