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仍不為所動,冷冷道:“何其冠冕之辭,說到底,你便手握兵權,做個連帝王都不放在眼裡的權臣,董卓曹操之輩,雖為漢臣,實為漢賊,這是你曾經的書裡寫過的,這句話用在你身上,是否合適?”
顧青笑了:“臣不在乎皇室天家如何看我,臣在乎的是天下子民如何看我,我若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縱是史書留下千古罵名,臣也甘之若飴。陛下可稱呼我為‘唐賊’,我並不介意,此生踏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足矣。”
話不投機,連酒都喝不下去了。
李隆基頹然地揮了揮手,道:“朕乏了,你退下吧。顧青,今日之得意,明日未必有福果,朕便是前車之鑑,願你好自為之。還有,我天家李唐不會坐以待斃。”
“臣也不會坐以待斃。”
二人相視一眼,火花迸現。
快走到殿門時,李隆基忽然叫出了他,遲疑半晌,道:“朕的娘子……可安好?”
顧青一愣,接著失笑。
都這般光景了,還惦記著楊玉環呢?
“楊阿姐一切安好,但她不願見陛下了。陛下不如將滿腔相思另付良人吧。”
李隆基皺眉:“‘楊阿姐’?你們……你可代她做主?”
顧青盯著他的眼睛,平靜地道:“臣可代她做主。”
見顧青離開花萼樓,李隆基的表情瞬間變得陰沉可怖,目光殺意森森。
良久,李隆基揚聲道:“來人,速請李亨……天子來此。”
一個時辰後,李亨匆匆趕來,父子見禮落座。
李隆基懶得與他廢話,開門見山道:“李亨,你擅自稱帝一事,朕恕了,也認了。”
李亨微笑,恭敬地一揖:“多謝太上皇陛下。”
“禮法不可廢,否則你永遠得位不正,永遠被臣民詬病指摘,朕馬上寫傳位詔書予你,從今以後你便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天子。”
李亨大喜,起身剛要行禮,李隆基卻揮了揮手,道:“不要廢話了,你我父子的恩怨先放在一邊,大唐社稷如今危如累卵,權佞勢大,窺伺國器,你我父子當攜手共盟,同抗強敵,你以為如何?”
李亨目光一閃,仍笑道:“朕亦與太上皇心念相同。”
李隆基沉下目光,低聲道:“長安城中,你與顧青各自兵將孰優孰劣?”
李亨神情一黯,嘆道:“朕不如顧青。”
“若秘密召集大唐各地州縣地方軍隊勤王,可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