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沉吟片刻,道:“你需要出一趟長安,往河南淮南各州城走一圈,我會出具朝廷公函,你每到一地便召集當地的州官和地主,向他們籌措糧食,以朝廷的名義暫借,給他們打白條,願意借糧食的可以酌情給予獎勵,比如請當今天子給地主家題個字,送個‘良善之家’的牌匾什麼的。”
思思驚訝地道:“題個字……他們願意麼?”
顧青微笑道:“有錢有糧卻沒有官身的人,你不懂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按我說的去做,應該不難。若有那些不配合的地主,你可以用一些雷霆手段殺一儆百。”
皇甫思思遲疑道:“這樣做……豈不是跟明搶差不多了?”
顧青正色道:“話不要說得那麼直白,雖說實質上是明搶,但我們有遮羞布,還有道德制高點,兩者結合起來用,那就不是明搶,而是替天行道,懂嗎?”
皇甫思思也是將門出身,對官場上的套路一點即通,於是狠狠白了他一眼,道:“當官的人心眼兒真髒!”
說完皇甫思思頭也不回地出門了。
…………
第二天,長安城莫名陷入了一種緊張的氛圍。
許多安西軍將士抬出了空箱子立於大街上,並在街道顯眼出張貼榜文,引來無數百姓圍觀。
榜文的內容只是闡述城外的難民多麼悲慘,多麼無依無靠,他們每天在餓死的邊緣掙扎,榜文號召全城官員和百姓為難民募捐錢物和糧食。
百姓們還在圍觀時,安西軍陌刀將李嗣業率軍匆匆入城,直奔城內官倉而去,一副殺氣騰騰要打劫官倉的架勢,嚇得百姓們紛紛避讓。
與此同時,一道以顧青的名義寫的奏疏送進了太極宮,奏疏的內容也被有心人迅速在長安城內擴散開來。
顧青奏請削減朝堂官員的俸祿,用以賑濟城外難民,這封奏疏的內容完整地被傳了出來,總之就是佔住了道德的制高點,誰若不願削減俸祿,誰就是無視難民的死活,誰就是千古罪人。
一道奏疏,用道德為武器,綁架了全城的官員。
許多官員暗暗恨得牙癢癢,卻偏偏沒有一人敢公開反對。
因為道德這件武器實在太可怕了,全城百姓都在盛讚顧公爺深明大義,捨己為民的同時,誰會那麼不知死活站出來反對顧青的提議?
不僅不敢反對,還要違心地表示贊同,並且身體力行,主動上疏奏請削減俸祿。
朝堂裡當官的人,其實大部分還是比較清廉的,清廉不是因為良心品性,而是他們的權力沒那麼大,無法用權力來搞錢,大部分官員只能靠朝廷的俸祿養家。
顧青的提議確實給許多官員帶來了麻煩,但是顧青也經過了周密的權衡。官員確實有麻煩,但也不至於餓死,事有輕重緩急,長安城大小官吏近萬人,這些人的俸祿如果削減一部分出來,加起來湊出的糧食卻很可觀,所以明知這件事會得罪很多人,顧青還是義無反顧地做了。
在國庫和官倉都將告竭的情況下,欲養活城外四萬多難民,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嗣業率軍從官倉回營。
他的收穫不多,不是沒搶到,而是官倉裡確實沒那麼多糧食。
李亨的話沒說錯,官倉的糧食早已有了固定的去向,大部分已經撥付出去了,剩下的那點糧食實在是杯水車薪,頂不了大用。
李嗣業回營後氣得哇哇大叫,他覺得很丟臉,公爺交給的任務沒辦好,揚言要率軍出城搶劫地主,部將怎麼勸都勸不住,最後部將不得不搬出了軍法,李嗣業立馬偃旗息鼓不吱聲了。
長安城,延興門外。
顧青依依不捨地目送兩輛馬車離開長安,上了大道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