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宋根生的心理平衡了許多。
玩笑過後,顧青說起了正事。
“根生,王師平定叛亂後,朝堂會有大變局,你不能總是窩在蜀中那塊地方當官,對你沒什麼好處,往後各地節度使的權力會受到制約,你就算當上劍南道節度使了,也不過是個地方官,考慮一下來我身邊吧。”
宋根生不解地道:“節度使之權為何會被制約?”
顧青微笑道:“因為我決定要制約節度使之權。”
“你說的話……天子會聽?”
顧青點頭,語氣堅定地道:“會聽,他必須聽。”
如此霸氣的話,宋根生被深深震懾了,瞬間便明白了顧青將來的路。
平叛之後,李唐皇室不一定會輕鬆,因為世上多了一個名叫顧青的權臣。
再想想如今顧青麾下如狼似虎的安西軍,以及此時安西軍虎踞潼關,西望長安的情勢,如同一頭即將下山覓食的猛虎,任何反抗都會被它撕成碎片。
生平第一次,宋根生覺得顧青已高不可攀了,不僅是官職地位的區別,而是高度和眼光的區別。
當宋根生還在為造福一方百姓而滿足時,顧青的眼裡卻是整個天下。
“改變權力中樞,培養自己的派系,自己說的每一句話天下人都不得不駐足傾聽,不敢不聽,令出中樞,澤福天下,恢復盛世才有希望,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宋根生沉默良久,輕聲道:“若掌握中樞之後,你也做出了糊塗昏聵的決定,誰來制約你?”
旁邊的段無忌渾身一震,神情焦急欲言又止。
跟隨顧青數年,已經很少有人敢對顧青說出如此逆耳的話了,宋根生雖是顧青的同鄉好友,可今時不同往日,大家已經不再是石橋村裡直言無忌的少年,宋根生面前是位高權重,連當今天子都不得不忌憚七分的權臣。
宋根生怎敢如此。
顧青卻絲毫沒有生氣,反而饒有興致地打量他,笑道:“還以為你改變了不少,骨子裡卻仍是當年的犟脾氣,……你問的問題太深,上下幾千年大概沒人能解決,我只能說,如果我做出的決定是糊塗昏聵的,民間的百姓受了損,自然會有人站出來推翻我,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想……我還是會鎮壓下去。”
宋根生愣愣地看著他,沒吱聲。
顧青接著又道:“鎮壓之後再反省自己,糾正錯誤,讓政令走回正道上來,這才是當權者該做的,歷史上那麼多王朝的覆滅,是因為他們鎮壓了反對者後,完全不知自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王朝才會滅亡,我不會走那一步。”
宋根生垂頭默然。
顧青嘆道:“任何人張嘴就能說自己的志向是造福天下子民,可造福子民這條路究竟有多難走,唯有真正當權的人才明白,未來或許會有無數人罵我竊國篡位,罵我是董卓曹操,沒關係,百年以後,人們會知道,我是一個務實做事的人,這便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