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頭注視著面前巍峨古樸的城牆,那厚厚的青苔與斑駁的磚面彷彿無聲地向世人述說著千年滄桑,朝代興亡更迭。
城門吊橋緩緩放下,從城門內走出一群穿著布衣的百姓和商賈,遠遠看到顧青的帥旗,帥旗上高高飄揚的“顧”字,在陽光下分外引人注目。人們的情緒漸漸激動起來。
“是蜀國公顧公爺嗎?”
“是他,還有安西軍!”
“叛軍退了,天可憐見,王師終於收復了長安!”
“有顧公爺,有安西軍,國朝幸甚,大唐幸甚!”
“婆娘,今晚加菜,再去西市打壺濁酒,哈哈,好生慶祝一下!”
百姓們膽子漸漸壯了起來,人群如潮向顧青走來,韓介皺眉,有心想攔阻,卻被顧青含笑止住,於是韓介只好任由百姓和商賈們走到顧青的馬前。
在幾名年長老者的帶頭下,人們忽然朝顧青雙膝跪下,再抬起頭時,人人皆是淚流滿面。
顧青急忙下馬扶起了幾位老人。
一位老人顫巍巍地擦著眼淚道:“天佑大唐,賜社稷以砥柱,顧公爺,長安城子民日思夜盼,終於等來了王師!”
顧青含笑道:“老人家莫哭,今日起,王師收復國都,關中也將慢慢收復,咱們離平定叛亂不遠了。”
老人不停點頭:“好,好!咱們百姓只盼叛亂早日平定,早日恢復當初的太平盛世。”
正了正衣冠,老人朝顧青長揖一禮,嚴肅地道:“長安城百姓恭迎王師入城,願顧公爺長命百歲,增福增壽。”
身後的百姓們紛紛行禮,齊聲道:“恭迎王師入城。”
顧青急忙還禮:“惟願天下太平,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顧某願以福壽換天下久安。”
人群自動分開了一條寬敞的大道,韓介高聲喝道:“國都收復,蜀國公率軍入城!”
顧青步行從城外走過吊橋,走入金光門的城門甬道,道路兩旁皆是黑壓壓的百姓,所經之處百姓紛紛垂目行禮,恭敬之極。
走出甬道,面前仍是一片人山人海,顧青入城後,百姓們自覺地讓出一條大道,唯有先行入城的沈田站在大道中央,朝顧青抱拳道:“稟顧公爺,安西軍收復國都,是為社稷之喜,末將已召集太常寺歌舞,搭高臺於城內,請公爺獨賞‘秦王破陣樂’。”
顧青停下腳步,眉頭皺了起來,沉聲道:“誰的主意?”
沈田一愣,訥訥道:“呃,末將的主意……”
顧青神情冰冷道:“馬上撤去歌舞,安西軍入城不可擾民,不可恃功,不可輕狂,剛進城就得意忘形了麼?”
沈田尷尬地道:“是,末將知錯,馬上撤去歌舞。”
顧青走了幾步後又停下,揚手召來段無忌,在他耳邊輕聲道:“馬上給我寫兩份奏疏,分別遞往蜀中的太上皇和城外的天子,就說長安已收復,請太上皇和天子還政于都,臣顧青在長安城翹首以待。”
段無忌一愣,再次確認道:“兩份奏疏?太上皇和天子?”
顧青點頭:“太上皇和天子。”
段無忌目光閃動,到底是聰明人,一點就透,於是恍然一笑,朝顧青投去欽佩的目光,用力點頭道:“是,學生這就去草擬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