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既然挑明瞭,顧青也就不再遮掩,於是痛快利落地道:“杜侍郎好一雙慧眼,看得非常精準,沒錯,安西軍不可能北上靈州,讓太子殿下失望了。”
杜鴻漸又笑道:“太子殿下沒失望,因為他根本沒指望你會從命,不妨坦白告訴顧公爺,下官從靈州來之前,元帥府內太子殿下召集眾多謀臣,商議了三天三夜,不但分析了天下局勢,也詳細琢磨了顧公爺的性情脾氣……”
“大家一致認為,顧公爺不可能率軍北上,而且從大唐戰局來說,太子殿下也不希望安西軍北上,安西軍若離開襄州,叛軍馬上會席捲大唐的南方各地,朝廷的損失就更大了。”
顧青眼睛微微眯了起來:“那麼,太子殿下的意思呢?”
杜鴻漸笑道:“下官奉太子諭令,來安西軍大營別無他意,顧公爺放心,下官其實並沒有奪取兵權的意思,安西軍從上到下只認顧公爺一人,下官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太子殿下已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有節制諸軍之權,從大唐整個戰局來看,叛軍雖然佔據關中,但已時日無多,朔方節府和太子麾下的兵馬合計近五萬,安西軍合計八萬,一南一北對關中形成鉗制之勢,若兩軍同時向關中發起戰事,叛軍南北難以兩顧,退出關中是必然的結果,下官來安西軍就是為了此事。”
顧青明白了:“所以,杜侍郎此來是為了督促安西軍的攻勢,達到南北統一出兵夾擊的戰略目的?”
杜鴻漸點頭道:“沒錯,顧公爺,太子殿下的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顧青將後背往後一靠,換了個舒服的姿勢,悠悠地道:“當然不過分,為社稷平叛是臣子的本分,不過我好奇的是,太子與謀臣在元帥府商議了三天三夜,除了制定這個戰略目標,還說了什麼?”
杜鴻漸目光閃動,微笑道:“自然還有一些別的瑣事。”
顧青也微笑道:“兩軍夾擊,將叛軍趕出關中以後呢?太子殿下如何安排安西軍?”
“當然是乘勝追擊,完全消滅叛軍為止。”
顧青眯著眼道:“太子殿下難道不想將安西軍併入麾下?”
杜鴻漸遲疑了一下,坦然道:“當然想過,但太子殿下也明白此乃痴心妄想,安西軍的兵權不是那麼容易拿走的,如今一切以平叛為重,很多事情可以等到平叛以後再說。”
從杜鴻漸的這番話裡,顧青漸漸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和底線。
什麼忠誠什麼君臣,都是空話,實力決定話語權。
太子李亨顯然很有理智,他其實也想要兵權,但又不敢付諸於行動,害怕在這平叛的節骨眼上惹出麻煩來,於是先平叛再說。
同時顧青也聽出了杜鴻漸話裡隱含的意思,叛亂平定的那天起,太子可能就要重點對付他了,蜀州郡公擁兵甚重,這是任何統治者都無法接受的,當然,平叛之後朝廷虛弱,對顧青必然以安撫為主,至於往後,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那麼,杜鴻漸來安西軍的目的既然不是奪權,又是為了什麼呢?
很簡單,太子不敢奪安西軍兵權,怕惹出大麻煩,同時又怕安西軍主動惹出什麼大麻煩,南北夾擊叛軍是平叛戰略,戰略既定,就需要南北兩軍配合默契,杜鴻漸來安西軍就是為了盯著顧青,讓李亨定下的戰略順利地進展下去。
杜鴻漸來安西軍的目的顧青已經清楚了,同時又有一個疑問冒了出來。
如果只是為了盯著安西軍,順利執行李亨的戰略意圖,僅需杜鴻漸一人足矣,那麼李輔國來安西軍的目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