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十二孃將一切都看在眼裡,不由暗暗嘆息。
瞧二人的模樣,顯然已是兩情相悅,九頭牛都分不開了。
“李姨娘,晚生在敵後這些日子,深受阿九的照顧,幾番陷入險境時皆是阿九轉圜營救,晚生與阿九患難生情,請李姨娘成全。”
李十二孃哼道:“大敵未除,你們卻只顧著兒女私情,怎能成大事?安祿山是我和顧青的生死仇人,讓你們潛入敵後是因為我和顧青信任你們,你們對得起我和顧青的信任麼?”
馮羽道:“李姨娘,晚生雖與阿九相悅,可也從未耽誤過正事,眼下正好有一個天賜的良機在前,我今日來找阿九就是為了此事……”
“什麼天賜良機?”
“殺安祿山的天賜良機。”
李十二孃身軀微微一震。
殺安祿山,是她這十多年來唸念不忘的大事,這些年她一直在苦苦等候機會,甚至數次付諸於行動,終究功敗垂成,難道眼前這小子找到機會了?
“仔細說說,或許我能幫得上忙。”
馮羽笑道:“晚生勢單力薄,正需要李姨娘這等高手相助……”
李十二孃冷冷瞥了他一眼,道:“若真能殺了安祿山,我便成全你和劍九,若殺不了……呵,那時你我已是黃泉路上人,也就不必再提了。”
面對李十二孃這樣的高手,馮羽仍然滿不在乎地咧嘴笑了笑,道:“不管殺不殺得了安祿山,阿九我必娶。您莫生氣,男女之情與國恨家仇並無干係,我可不願將它們牽扯在一起。”
李十二孃終於第二次正眼看他。
冷冽的目光盯著他的臉,許久以後,李十二孃緩緩點頭:“小子,你還算不錯,是個人物,不得不承認,顧青確實有眼光。”
…………
陌刀營與神射營共計三千餘兵馬在顧青的帶領下日夜兼程,幾天後趕到了金州。
剛在金州城外紮下營,李隆基派出來的宣旨宦官也緊跟著他到了金州。
營盤剛紮好,宦官便飛馬入營,當著安西軍將士的面宣唸了聖旨。
晉爵蜀州郡公,增實食邑五百戶,封司徒,位列三公,旨意念畢,全軍歡聲雷動,經久不息。
宦官戰戰兢兢行禮離開後,三千餘將士一齊單膝跪地,恭賀顧青晉爵郡公,位列司徒。
顧青也笑了笑,但並無太多的驚喜。
李隆基對他的晉封可以說在顧青的意料之中,這些年他與李隆基之間的恩怨可謂糾纏不斷,顧青雖大大小小立過不少功勞,但在李隆基的心裡,最有分量的功勞其一是當初在驪山那把山火中救了他的性命,其二就是這次幫他彈壓下禁軍譁變。